心脑者次之,用肚子者方为上呵!"
一番言语说得秦玉茅塞顿开,大有投他佛门之意。
芳草回头拉他衣袖,小声道:"你要是吃斋念佛青灯黄卷非闷死不可。"
秦玉出神地望着前方,喃喃自语道:"不料我佛竟是如此能说会道……"
芳草不屑地说道:"你和那青年和尚说话的语气越来越像啦。"
秦玉驾着马车,芳草坐在一边。夕阳西下,漫山遍野披上一层红,秋风吹来,并不寒冷。
估计两人走很久了。净因和他活宝师父都靠在车厢里睡着了。
芳草看见前面有块石碑,对秦玉说:"这啥地方啊,赶紧看看石碑去。"
驱车来到石碑前,两人才发现碑上的地名很长很小密密麻麻,像是歌颂贞节的,又像是墓志铭。秦玉眯着眼,看清了碑文。
"过路人,你若到京城,请你告诉李将军,我们永远恪守他的命令,守住这片土地,无论是生或是死。"
石碑斑斑驳驳,似乎年代久远,许多人都会相信李将军早已作古,将士们也已作古,但更多人会想象出,石碑下面一定埋葬着一个悲怆的故事。
车内的老和尚用打哈欠托的长音念了声佛号"阿弥陀佛"。
对于和尚来讲,佛号更接近于口头禅,睡觉前醒来后兴奋郁闷时都会提到这个毫无新意的词,类似于市井中的"他妈的",但这三个字绝没那四个字更有震慑力,首先在数量上就逊了一筹,再者,文化背景和后台也不同,前者的背后是佛门,有了这个坚强后盾,便有无数特权,而后者的背后则是一群乌合之众……和尚们大多都练过狮子吼豹子叫之类的功夫,所以声如洪钟,做法事时声音大底气足显得卖力,施主自然施得多,长年累月下来,一声吼就能把人吓个半死,市井莽夫缺少此项训练,"他妈的"就无此功效。当然,对于功夫高强的和尚而言,说三个字和说四个字威力是等同的……一旦有隐退的和尚蓄起长发,行于集市之上,与菜贩讨价还价不如己愿时,大吼一声"他妈的",常常会使菜贩做出心甘情愿的退让。毕竟是权威,说啥都有分量,包括……那三个字……车内的和尚有很好的修养,以他的行事个性,若忍不住与人争执,肯定会叫身边的打手与其动嘴,这同时也说明,权威也得有个保护伞,或者说是,替死鬼。如果有人指证老和尚,他自然会辩解,非我也,兵也,也会说,佛法本无此意,只是世俗之人念歪了经,然后当着众人的面善意地批评兵器:你还没免俗啊,还是经常在我身边让我佛时时点化于你吧……权威通常充当这种角色……当然,想让一个人做兵器必要的奖赏还不够,还得有强大的心理暗示,最好让他产生幻觉,误以为佛就在身边,而且真的时时点化于他……
一连串的联想在秦玉脑子里蹦来窜去,他觉得自己不对,不该怀疑权威。
他走向车边,掀起车帷,说:"大师,路边有个石碑。"
老和尚道:"写了甚?"
秦玉说了碑文内容,老和尚又用悲天悯人苦海无涯的口气颂了一声佛号,道:"太悲壮,太悲壮,秦少侠……其中故事……不提也罢!"
秦玉没做声,上了马车,芳草还坐他身边,驱车前行。过了一会儿,老和尚问净因:"好徒儿,你知道碑文里讲的故事吗?"
净因说:"知道,师父。"
老和尚说:"你讲给秦少侠听罢,老衲不愿旧事重提。"
净因假咳一声,说:"从前啊……"
芳草小声对秦玉说:"这是通俗小说的通病。"
"……此处是一片荒地,兔子狐狸常常在此追逐嬉戏,有人传说这里有鬼打墙——知道鬼打墙吗?就是一个人在某地四处游荡却永远走不出去——走着走着,左腿——或者右腿——忽然跛了,却不自知,就围着自己的瘸腿在原地画圈……阴风阵阵,不胜寒冷……"
芳草说:"你别讲了,怪吓人的。"
净因说:"令人发指的还在后面呢,——对不起,这个词是指人在极端恐惧的情况下毛发竖立的意思吗?——有两人游至此地交谈,谈话内容却被狐狸偷听了去,狐狸就从中插话,两人呢,便依着狐狸的话继续说,所以说来说去还是那几句,传说是狐狸交换了人的魂魄……阴风阵阵,不胜寒冷……"
芳草说:"你别讲了,怪吓人的。"
秦玉忽然说:"你们说过的话刚才说过!天啊!我们在原地打转,鬼打洞啦!"
净因纠正道:"是打墙,兔子才打洞。"
老和尚说:"净因啊,你佛法虽有小成,可语言不够简练,博士买驴,文字三张未着驴字啊你。"
净因说:"这只是个引子,渲染气氛而已,也为以后的发生的悲壮之事埋下神秘的伏笔,一举两得……"
芳草说:"可以开始了吗?"
净因说:"朝廷也闻知此事,当时我大明江山根基尚浅,朝廷以为有人散布谣言蛊惑民心,遂派大将李之光来此地查探,李将军率兵三千驻守此地,三月也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