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墨守成规的人和
德国路德主义信徒的地方。成年以后,他通过创造悠闲温馨的家庭生活来反抗原有
的习俗。这种“世外桃园式的生活幻想”使斯皮尔伯格感到可笑,他开玩笑地称它
为“卢卡斯领地”。斯皮尔伯格自己是一个东海岸郊区的产物,是亚利桑那州中西
部城市和高原沙漠地区的产物,但在文化上,他是典型的犹太教徒。《辛德勒名单
》的作者托马斯·肯尼利经常说起他那张“古代欧洲中部波兰地图似的脸”。在他
刚有记忆的时候,他就被带到犹太人居住的地方,在那儿,他待了6个月。他从那些
胳膊上刺着花、从奥希维兹集中营侥幸生存下来的亲戚那里学会了认数字。斯皮尔
伯格虽然曾信仰犹太教,但在成年之前他一直不能参加宗教活动。然而,多少年来
他始终拐弯抹角地在他的电影中体现着犹太教的思想。在拍《大白鲨》和《第三类
接触》时,斯皮尔伯格为了适应那个骄傲固执的犹太演员理查德·德里福斯,而把
剧本中的人物角色重新改写。直到斯皮尔伯格的文化修养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宗教
信仰以后,他才第二次结婚,娶了女演员凯特·卡波肖。从他童年起,当他还没有
完全意识到犹太教是怎么回事之前,犹太教已对他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
作为一个天生的犹太人,斯皮尔伯格得到了一张连基督教徒和加利弗尼亚大学
生们都很难进入的好莱坞的入场券。与他同时闯入好莱坞并像卢卡斯一样被叫做“
新好莱坞”的导演中还有《凯利姐妹们》的导演布里思·德·帕尔马,《非凡星期
四》的导演约翰·米留斯,《教父三部曲》和《现代启示录》较年长的导演弗朗西
斯·科波拉,《骗中骗》的夫妻制片人迈克尔和朱丽姬·菲利普斯,还有一个小有
天才的制片小组,它包括作者海尔·巴伍得、马修·罗宾斯、威拉德·惠克、格洛
丽亚·凯兹,作曲家巴塞尔·波里多里斯,摄影师兼导演的卡洛尔·巴拉德。
多数好莱坞人都是60年代从电影学院来的新人,他们都宁愿选择在电影制片厂
系统工作,而不愿自己私下拍片子。1979年当美国司法部门强迫电影厂摆脱剧院环
节,直接面向市场时,迈克尔·培和林达·麦勒斯在他们的《电影小家伙》(The
Mooie Brat)一书中首先应用了“电影小家伙”一词,来形容电影行业中的继承人,
书里还描述了这些继承人是如何接过好莱坞冲进市场的。
旧好莱坞的影片以战后那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为主要服务对象,现在他们
都是30多岁的人,都处在追求享受夜生活的时期。而新好莱坞的目标则是他们十几
岁或10岁以下的孩子,那些穿着“耐克”和“阿迪达斯”运动装,水洗裤子,戴着
纽约“扬基斯”帽子的孩子。他们把做作业的时间花在读《墓穴中的喜剧故事》上,
或观看重播的电视系列片《迷离境界》上,一到周末这些孩子就排在全国各处的综
合影院门口等着买票看电影。
斯皮尔伯格争取观众的技巧就是从好莱坞的“杂货”中提取精华,吸取各家之
长,并将宽银幕、色彩和立体声等手段重新加以利用。他在使垂死的素材复活方面
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他在处理《大白鲨》中的鲨鱼、《E.T.外星人》中的“小绿
人”、《诛罗纪公园》中的猛兽恐龙以及《辛德勒名单》中的纳粹时都是如此,每
一次他都能通过展示那些无关紧要的意念和感觉而赋予无聊的东西以生命。由此看
来,斯皮尔伯格是迪斯尼皮诺曹的崇拜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那里,木偶也被人
们赋予生命。
斯皮尔伯格期望观众理解他的作品,为保险起见,宁愿不去开辟新的思路;而
卢卡斯和斯考塞斯则是用他们的想像力来推进故事情节,使整个事故的发展过程自
始至终都贯穿着威胁与恐惧,从而使影片获得成功。斯皮尔伯格更喜欢顺应多数观
众的口味,而不是与之对抗。他的大部分影片都要经过几年的推敲,而且常常是以
其他导演的片予为前奏。《大白鲨》曾是迪克·理查德斯的影片,《第三类接触》
最初是保尔·谢拉德的影片。费尔·考夫曼是《夺宝奇兵》最初的导演,约翰·米
留斯先拍过《1941年》。托伯·胡波拍的《抢劫约柜的人们》,胡波与约翰·塞勒
斯一起拍的《外星人》、《太阳帝国》(Empire of the Sun)都曾是大卫·里恩的意
向,甚至《辛德勒名单》也曾是马丁·斯考塞斯构思过的影片的一部分。
斯皮尔伯格既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又是一个很普通的艺术家。他的想像力更接
近于一个政治家或一个行政官员,而不是一个电影导演。《新闻日报》评论员杰克·
马修明确指出,这个事实已经越来越明了了,斯皮尔伯格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一直
勤奋地向电影导演们学习,而现在他却渐渐走到了他们的前面,“在他这个时期,
好莱坞井非斯考塞斯和科波拉的一统天下,而纵操着它的是制片厂的高级官员,如
杰弗瑞·凯赞伯格,马克·凯思顿,彼特·古伯,乔·罗斯和另外一些40多岁的实
权人物。”评论家彼特·比斯金德曾指出,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