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小国三四十个,比东方大国齐国灭掉地小国还多,每灭一国,便设一县,由流官管理。迄今已两百多年。
然而,楚人的辉煌,同样会因为君主的昏庸走入了下坡路,楚平王在世时,为加强集权,象伍家、伯家等忠于王室却因世代在楚为官,势力过于庞大的家族尽皆被铲除,囊瓦、费无极、鄢将师等一众奸佞受到重用,把楚国朝堂折腾得乌烟瘴气。朝廷地**导致整个楚国行政效率变得极其低下。
等到如今新君登基,主少国疑,奸臣当道,楚国政局更加复杂,否则也干不出让出自己国家领土,放任吴军与掩余、烛庸在此厮杀蹂躏的主意了。唯其如此,对这个国家就得下些猛药。才能逼他们与自己一同作战。
庆忌一路琢磨着楚国情形,一面想:“如今想要互通声息实在难如登天,也不知两位王叔是否依约引吴军攻打了楚人城池,若不让楚人感到肉疼,恐难说服他们出兵伐吴啊。^^^^”
前方路上,行人渐渐增多,庆忌放下了轿帘,不再向外观看。他闭目假寐了会儿,听到外面车马行人渐多,嘈杂之声不断。忽然心中一动,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如今时值冬季,虽说对长江流域来说。气候不算寒冷,但是由于北地寒冷,南来北往的客旅行商在冬季会大为减少,如今怎么这般热闹?
他掀开车帘向外边看了看,行人神色匆匆,男女老少都有,扶老携幼,背包担荷。显得十分匆忙。庆忌敲敲车窗,对驭者道:“停车,停车。”
待车子停下,庆忌掀开车帘跳下车去,迎面见一个老者背着个小包袱正踉踉跄跄走来,便走上去揖了一礼,含笑问道:“老人家,在下是从晋国赶来的客商。往年来此。因时近冬季,路上行人并不见多少。如今为什么这么热闹啊?”
那老人有点重听,拢着耳朵大吼道:“你说啥?”
庆忌瞧他模样,真想换个人来问问,但是又觉不够礼貌,只好耐着性子扯开喉咙大声又说了一遍,老者一听连连摆手摇头:“回去吧,回去吧,别往前走啦。我们不是客旅行商啊,我们这是逃难呐。”
庆忌大声问:“逃难?逃什么难,出了什么事情啊?”
老者高声回道:“吴人杀来了,一路烧杀抢掠,**妇女,简直就是一群强盗,郢都怕是都保不住啦,公卿大夫们比我们逃得还快呐,你这孩子赶去送死吗?走吧,走吧,逃远些才安全。”说罢拱手回了一礼急急地离开了。庆忌听得发愣,姬光的人马攻到了楚国都城郢都?这怎么可能?
旁边一个背着孩子的妇人见他是个俊俏后生,心生不忍,好心劝道:“小兄弟,别往前走了,到处兵荒马乱,吴人真的快要攻进郢都了,暂且逃远些避一避吧。\\\\\\”
“ 吴人攻到了郢都城下?倾吴国之力,又怎么可能同楚国数十万大军相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庆忌听得满脑袋浆糊,奈何从这些逃难的庶民口中也打探不出进一步的消息,因为这些逃难地百姓还没有见着吴军的人影,完全是口口相传,从楚国腹地逃来的难民那儿听说了吴人攻进楚国,大肆烧杀抢掠、**妇女的消息,便心生恐惧,逃离了家乡。
庆忌迎着逃难的人群继续前行,到了中午时分,前方出现一座小城,城门口站着十余名士卒,前边一名佩着长剑的高冠博带宽袍男子,正声嘶力竭地安抚从城门中蜂拥而出的百姓:“父老乡亲们,吴人兵力有限,就算攻进了郢都,也无法分兵袭扰整个吴国,朝廷正在调集大军反攻,大家不必如此惊慌,都留下来吧,一俟有了消息,我会引领大家避到附近山上,不会受到吴人残害地。”
可惜他喊得声嘶力竭,却没人理会他,难民们反加快了脚步。庆忌瞧这男子,大约二十四五岁年纪,身材匀称,目光明亮、鼻如悬胆,颌下一部微须,衣冠楚楚,相貌清矍,象是个有官职在身的人,便下车上前问询。
那人听说他是晋国商人,苦笑道:“原来是远方来的商旅,本人姓范名蠡,字少伯,乃是本地县大夫,吴人犯境。百姓仓惶,若说具体情形,其实本大夫也还没有了解得太清楚。客人不妨先在本县住下,待有了确切消息,再定行止。”
“如此,多谢范大夫!”庆忌一揖到地,身子尚未抬起,忽然全身一震,霍地抬头。失声叫道:“你……你方才说,你叫甚么?”
那位大夫有些茫然,抬起双手看看自己上下并无不妥之处,这才答道:“本大夫叫范蠡,怎么,这位客人识得我吗?”
庆忌一脸愕然:“范蠡,你居然是范蠡?”
“正是本大夫,有什么不对?”
庆忌长长吸了口气。*****极力压抑住心中的惊讶。在他所知的历史中,范蠡登上历史舞台是在越国,至于他在楚国做大夫的历史却不尽详细,他还以为现在范蠡已经到了越国,却不知范蠡正是在吴国大破楚国郢都之后,朝廷**,君主无为,心灰意冷之下才投靠了越国,而且到了越国又坐了二十多年的冷板凳,直到越王勾践要入质于吴为奴时才得到重用。只是他不知这个范蠡是不是同名同姓地另一个人。为防认错了人,庆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