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要短些。我们几个讲的都是一个中心意思,何必要多写我呢?
我想,正是这种海一般的宽阔胸怀,团结鼓舞千军万马共同战斗。
邓小平同志热爱群众,热爱干部,在政治上严格要求同志。进入大城市以后,绝大多数同志都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传统,但是也有少数意志薄弱的人,正如刘邓在1950年1月一次通知中说的那样,“以为革命胜利了,该享福了,腐化起来……”
有的同志,一进城就喜新厌旧,闹家庭“改组”。有位来自山东的女干部,得悉丈夫闹“改组”,马上背着孩子,跋涉数千里,从山东来到贵州,又转来重庆,向西南妇联控告这个干部。小平同志知道后,愤慨地批评这类错误,并提到共产主义道德高度教育广大干部。对8位在生活上犯有错误的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
“七一”前后,在纪念建党29周年的日子里,西南机关深入开展整风学习。邓小平在西南军区大操场举行的2万多人大会上讲话说,西南区的20万党员、60万解放军都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于那些由于胜利冲昏头脑,而迷失方向,产生蜕化思想的同志,应该热情地帮助他们,把他们从泥沼中解放出来。”
5月16日,西南区召开新闻工作会议。邓小平在会上讲话指出:“办好报纸有三个条件:结合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他鼓励说:“新华日报最近有进步。”在西南局关怀支持下,我们报纸对实际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以及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关门主义,通过典型,进行了批评,发挥了党报的战斗作用。
建设新西南
1950年元旦这天,刘伯承司令员在重庆庆祝西南解放大会上庄严宣告:解放西南的战役,已经在解放成都之后,基本上胜利地结束了。他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建设人民的新西南。
但是建设新西南应该从哪儿抓起呢?在千头万绪的紧迫事务里,哪一项是链子里的中心一环呢?
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张际春、张子意等负责同志,连日在大溪别墅住地举行会议。
春耕时节到了。为调动广大农民恢复生产的积极性,3月1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颁布了西南减租暂行条例。它像春风吹绿大地一样,把幸福和希望播种到广大农民的心里。
在城市,为恢复惨遭破坏的工商公用事业,银行4个月贷款344亿元,扶助濒临倒闭的公私企业。政府并以收购、订货、加工等方式,扶持公私企业。这一来,重庆的工商业逐渐得到恢复,市场也开始活跃起来。
5月的一天,身兼西南财经委员会主任的邓小平同志在住地召开会议,说,现在许多被破坏的工厂虽然开始恢复生产,经济生活和市场有了好转,但是尚未根本好转。我们还面临很大困难。我们只能集中力量办一两件事,绝不能百事俱兴。现在中央批准我们修成渝铁路了,这对西南和四川人民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政治上和经济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成渝铁路一开工,不但可以带动四川的经济建设,而且可以争取人心,稳定人心,给人民带来希望。四川人民渴望了40多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小平同志眼睛里闪耀着快乐的光辉,手指轻轻地敲着桌子。他望着李达、蔡树藩、孙志远、赵健民等同志,笑着说,人民解放军要由战斗队转化为工作队,修成渝铁路我们军队要打头阵。沿线还有小股土匪,军队一边修路,一边剿匪!
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开工典礼在军区大操场举行了。会场庄严而朴素。主席台的土墩上,竖立着几根竹竿,悬挂着一面面贺幛贺旗。一阵阵的礼炮声,激起军工战士们嘹亮的歌声。天下起雨来。周士第副司令员讲话后,邓小平政委讲话了。邓政委光着头,穿件士兵的白布衬衣,迎着飘来的雨点,用高亢热情的话语,鼓动大家去进行新的战斗。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进军西南,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把西南建设好,而建设西南首先要从交通事业抓起。今天开工修筑铁路,是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为把事情办好,我们调出一部分军队参加修路,同志们是开路先锋!他号召大家,要学会修路技术,尊重技术人员,一定要把成渝铁路修好。
顿时,口号声响震山城。军工战士列队出发了。这支英雄的钢铁队伍,一肩扛着步枪、机枪,一肩挑着扁担箩筐,唱着军歌,穿过市区向工地前进。千万居民涌上街头,含着眼泪,尽情地鼓掌、欢呼。
经过两年日夜紧张施工,全长503公里的成渝铁路,于1952年7月1日正式通车了。邓小平同志当即挥毫为《新华日报》题词“庆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我从重庆到成都沿途采访。当贺龙司令员出现在庆祝成渝铁路通车和宝成铁路开工的主席台上时,数十万人扬起鲜花、红旗的海洋里,久久响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
1950年10月1日,邓小平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开国一年在西南》的短文,回顾总结一年工作。
这一年,在西南消灭国民党军队、土匪20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