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克郎。到战争结束时,丹麦总共拨付了四十八亿克郎,这还不包包括德国各个部队和军官团的征购和征用部分。此外,纳粹德国还要求供应各种各样的货物。由于德国的掠夺,丹麦大约损失了一百一十六亿克郎。
挪威也难逃厄运,它大约向德国占领军支付了一百二十亿克朗。挪威的全部工业被纳入德国战时经济的控制之下,贮存的原料被用掉或偷运到德国去。靠进口粮食维持生活的挪威,还不得不向德国提供一百二十万吨粮食和饲料。挪威的损失高达二百一十亿克郎,折合四十七亿美元。
德国占领当局以强盗的逻辑提出,因为挪威人进行了抵抗,就应赔偿损失。在盟军的飞机轰炸了德军阵地后,占领军立刻向黑姆市征收了六万克郎,向斯塔万格市征收了五万克郎,向西奥普兰市征收了十万克郎,向罗加兰市征收了五十万克郎,向奥勒松市征收了十万克朗。斯塔万格城于1941年8月不得不因电报线路被破坏而向占领军交纳二百万克郎。
贪得无厌的德国征服者对波兰的压榨可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德国驻波兰总督弗朗克博士曾说过,“只要这一地区还有什么东西能压榨,我就要不遗余力地压榨出来。”在1942年底,他不断吹嘘,在占领波兰的一年中已经榨取了大量物资,特别是为德国的饥饿的人民榨取到了粮食。他还警告说,“如果在1943年执行了新的粮食计划,光是华沙城内及郊区就会有五十万人无粮食可吃。”
在波兰的新秩序的性质,是在这个国家被征服之初就确定下来的。1939年10月3日,弗朗克向陆军传达了希特勒的指示:
我们对波兰的统治,只能采用下列手段来利用这个国家的资源人力:进行无情的剥削;运走对德国战时经济至关重要的全部粮食、原料、机器、工厂设备,等等;迫使所有波兰工人到德国去劳动,把波兰经济削减到仅够维持当地居民生存需要的最低限度,关闭一切教育机构,特别是技术学校和高等学校,以防止波兰新知识分子的成长。必须把波兰当作殖民地对待。波兰人应该是大通意志帝国的奴隶。
纳粹副领袖鲁道夫·赫斯也说,希特勒决定“不再重建华沙,元首也不想在总督辖区恢复或重建任何工业。”
弗朗克博士曾经发出公告:在波兰的一切豺产,不论其为犹太人所有或为波兰人所有,一律无偿没收。从波兰人手中抢走了无数农场,交由德国移民接收。在并人德国的四个波兰地区(西普鲁士、波森、泽希瑙、西里西亚)到1943年5月31日为止,计“查封”了七十万处地产,共合一千五百万英亩土地,并“没收”了九千五百个庄园,共合六百五十万英亩土地。在德国“中央地产局”的精密表格中,并没有解释“查封”与“没收”的区别何在,这对被剥夺了财产的波兰人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甚至占领区中的贵重文物也遭到掠夺,从后来缴获的纳粹文件中可以看出,这是在希特勒和戈林的明确指示下进行的。希特勒和戈林依靠这种掠夺,大大扩充他们的“私人”收藏。据这个肥胖的帝国元帅自己估计,他的藏品价值达五干万德国马克。在掠夺艺术品这一特殊领域中,戈林是名副其它的策动者。征服波兰以后,他便立即下令掠夺波兰的文物。受他委派执行这项命令的专员,在半年之内就作出这样的报告:“这个国家的几乎全部文物”都已被接收了。
但是,欧洲的伟大艺术珍品多半收藏在法国。这个国家被纳粹征服后不久,希特勒和戈林便下令进行掠夺,希特勒委派罗森堡执行这项特别的劫夺任务。罗森堡设立了一个称作“罗森堡特别工作处”的机构,他不仅得到戈林而且还得到凯特尔将军的协助。凯特尔曾向德国驻法陆军部队下过一道命令,说罗森堡“有权将他认为有价值的文物运到德国进行保护。至于这些文物的用途,将由元首亲自决定”。
1940年11月5日,戈林为了分配巴黎卢佛宫所收藏的艺术品,特别发布了一道密令。这个命令道出了希特勒决定“这些文物的用途”的一套想法,这些艺术品将“按下列几类分别处理”:
1.元首对其用途保留决定权者。
2.对充实帝国元帅(即戈林)的收藏……有用者……
3.适合于送交德国各博物馆者……
法国政府抗议掠夺该国的文物,指出这种行为违背海牙公约。当罗森堡手下的一个名叫本耶斯先生的德国艺术专家大胆提请戈林注意这个问题时,那个胖胖的艺术专家戈林回答说:“亲爱的本耶斯,让我来操这份心吧。我是全国最高法律权威,我的命令就是决定,你遵照执行就是了。”
从缴获的文件来看,本耶斯在第三帝国历史中只在这里出现过一次。他在报告中说:
球艺厅中收藏的、准备归元首所有的文物,以及帝国元帅指定归己的文物,将用两个车厢装运,挂在帝国元帅的专车之后……送到柏林。
以后还有更多的车厢装运文物。德国官方的一份秘密报告表明,到1944年7月为止,从西欧运到德国的文物共装了一百三十七辆铁路货车,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