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就占优势的异族人民,并做到希姆莱提出的必须掌握领导权呢?对此,党卫队区队长、柏林大学农业和农业政策学院院长、移民和空间规划制定者康拉德·迈尔—赫特林格教授作了书面回答。这位党卫队教授在1942年5月28日致全国领袖的一份备忘录中,勾画了德意志主宰民族梦想之国的轮廓:在东方辽阔的土地上划定所谓的移民特别区,直属党卫队全国领袖统治,由他作为未来东方领主总管所有特别区的移民,并将其分别定为不同类型的“短期领地”、“世袭领地”和“特权产业”。由党卫队全国领袖委派的“特区头目们”对移民特别区进行监督,经过二十五年的创业之后,各特区的居民必须有一半是德意志人。迈尔—赫特林格首先设计了除全盘德意志化的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和波兰以外的三个移民特别区:列宁格勒以西地区(因格尔曼兰)、克里木一赫尔松地区(“哥特区”)、梅梅尔和纳雷夫地区。同时在德意志东方殖民帝国境内建立一个有二十六个据点的体系。这些地区的异族居民暂时只有百分之三十德意志化;根据地确保“大德意志的生命线。在生命线的交叉点上建立两万左右居民的小城市,周围直径五至十公里内设置德意志村镇”,希姆莱这样说。
全国领袖兴致勃勃,在这里终于出现了他过去梦寐以求的世界一海因里希·希姆莱一人保护之下的农民防御移民区。“这将是举世无双的最伟大的移民事业,同时又和防御亚洲人入侵西方世界这一最高和最迫切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他反复拿出标明农民防御移民区的地图和计划,不庆其烦地向保健医生解释农民防御移民区概貌:这儿是一片有二十至四十个农民点的农村,那儿是领导人居住的院子,它的四周围是农民防御村,那边是由全体男性居民组成属于党卫队的农民防御突击队。“我们将在这里培养出一种您从未见过的防御精神,它将确保我们建立起坚不可摧的堡垒。”
希姆莱已经物色了愿将全国领袖的幻想变为现实的党卫队领袖:卢布林党卫队兼警察领袖、旅队长奥迪多·格洛博斯尼克。这个后来屠杀犹太人的刽子手格洛博斯尼克,是同希姆莱如出一辙的种族优生学庞大规划的信徒,他在自己管辖的卢布林的东南方,发现了过去德意志移民的痕迹。这一发现启发他制定出开辟一个新的德意志移民区的计划:放逐所有波兰人,在每一个县安排党卫队和警察部队同德意志移民定居。格洛博斯尼克计划先从查莫什奇、托马舒夫和赫鲁比斯措夫这几个城市做起。
这位旅队长当然也知道,总督弗朗克不会同意这么大规模的移民行动,它必将进一步恶化波兰的灾难性的经济和交通状况。然而弗朗克和希姆莱之间必然要发生的争夺正是格洛博斯尼克所希望的。他把计划送给全国领袖看,希姆莱一拍即合。他看了看地图,格洛博斯尼克的试验区就靠在一片长方形的地带,希姆莱正打算把这片地带作为党卫队推行自己的移民政策的重点。
这片长方形地带位于卢布林、日托米尔、文尼察和伦堡之间。其中每一处都标志着党卫队积极进行活动的高峰:卢布林是格洛博斯尼克的驻地,日托米尔是希姆莱东征第一阶段建立战地指挥所所在地,同时还在这里开辟了一个安置所有乌克兰德意志人的移民中心,文尼察位于特兰斯尼斯特里思的边缘,那里计划要设立另一个德意志移民区,而伦堡这时已是总督辖区属下的东加里西亚首府,掌权者为陶尔斐斯的宿敌党卫队旅队长韦希特尔。最杰出的黑色集团民族政策通、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艾·克尔推测说:“在这片两个德国行政区接壤和波兰人一乌克兰人交界的长方形地带内,如果德国人战胜了俄国人的话,也许真的有一天要出现一个党卫队之国。”
1941年秋,希姆莱给格洛博斯尼克发出行动信号。显然他过分低估了弗朗克抵制卢布林移民方案的可能性,从而引起了一场无法制止的权力斗争。它再次说明,党卫队要想一手操纵第三帝国的政策也并非轻而易举。
希姆莱在一次卢布林之行中,不和总督辖区政府打招呼,就宣布查莫什奇县为第一个德意志大移民区,立刻就有一个人出来和他搞抗衡。在此以前这个人没有表现出他对加强德意志民族中央长官侵入他的地盘有抵触情绪,这个人就是纳粹党法律部负责人兼全国指导处成员、中央“不管部”部长、波兰总督汉斯·弗朗克博士。
汉斯·弗朗克是最激进的纳粹领袖之一,他主张取消对法律作出的任何不抱成见的细则说明,他盲目狂热地崇拜阿道夫·希特勒。这个魔鬼律师是一位“才华出众而又暴戾乖张的老战士”,他同样是抱着坚决贯彻领袖纲领的坚定意志来到波兰的。弗朗克在日记里记下了自己所作演说的要点,全是些令人压抑的迷信强权的狂妄措辞。
他说:
“我们要保住总督辖区,我们不会再把它交出去……我坦白承认,有那么几千个波兰人将要失去生命,特别是波兰精神领袖上层……我们将把他们就地消灭。我们也将采用最省事的办法……问题的主要关键,是在这个地区完成伟大的民族社会主义东方使命。因此目的并不是要在这里建立一个法治国……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