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苦心而无奈的经营 6.“摇钱树”VS“噬钱黑洞”
一部。
有人在1998年大胆预测:以投入居中游水平的四川全兴队的米罗西为参照点,1998年各队主教练的年薪将在80~90万元之间振荡。
中国足球运动员及一些主教练的收入高得已经不正常,在以下的对比中将更可以更清晰地表达出来:首先,俱乐部用于支付球员薪金(含工资、奖金及队员以其它名义的所得)的支出远远大于国外足球俱乐部的支出比率。
1997年一个甲B足球俱乐部的实际支出为18O0万元,除去1OO万元国内交通费、2OO万元俱乐部综合管理费用、150万元用于维持二线队伍、150万元用于引进外员外,其它费用几乎全部用于支付球员和教练的薪金(该俱乐部买卖国内球员方面帐面基本持平)。该俱乐部用于支付球员和教练薪金的比例达到俱乐部总支出的65%以上。另一个甲A俱乐部,由于是刚升级而来,又加上财大气粗,1997一年总投入近4O00万元。其中用于支付球员和教练的薪金约占总支出的70%。
1993年,中国一个俱乐部赴德国考察时,发现德国麦德里西俱乐部的支出情况是这样:一、薪金和差旅费占45%;二、比赛场地租金及裁判费占11%;三、买进球员占33%;四、行政人员工资及办公费等4%;五、场地维修费占4%;六、其它支出占1%;七、服装器材占2%。
运动员的年薪一般在10万至1OO万马克之间,由三部分构成:一、每月基本工资占30%;二、出场费占35%;三、比赛奖金占35%。
谢菲尔德星期三俱乐部的支出在'94~'95赛季,球员工资和奖金占4O%,商务活动支出占21%,工作人员工资占16%,足球方面的支出占12%,行政管理和场地维修占11%。
欧洲几个老牌职业俱乐部,它们的年度资金使用内容平均起来看,商务活动消费款项约占18%、足球动消费约占10%,行政管理和场地设施约占9%,用于补贴买卖球员的更好发展的预留费约占13%,最大的开销方面是120人左右的俱乐部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保险和其它福利等,约占51%。
运动员、教练员的工资奖金是俱乐部最大的支出,全世纪基本如此。但是中国球员薪金所占的比重确实太大,已经影响到俱乐部在其它方面的支出。
其次,和中国国内普通城市公民的工资相比,球员的薪金与之差距太大。
在大连当地,普通市民的月收入一般在700元左右,那么一年的收入也就是1万元上下。而万队的普通球员最低年收入也要在4O万元以上,和普通市民相比,其年收入是普通市民的4O倍。如果是大牌球星,那就要达到1OO倍以上。
国外绝大多数球员工资数额一般为普通公民的工资的5~10倍。奖金的发放形式又各有不同。
在德国,甲级足球俱乐部球员的收入一般是一般工薪阶层的8~1O倍;亚洲的日本,1993年职业足球选手的平均年收入是84O万日元,是同龄大学毕业生收入的4~5倍左右。
一位教练员曾私下说:“无论是球员还是教练,动不动就几十万元、上百万元,这是极不正常的。无论是谁都会问心有愧的。”
再次、按照劳动量计算,球员的高薪也是不正常的。
甲A球队的出场费一般均在赢奖3O万元以上,平奖2O万元以上,如果球队的成绩稳居中游,一上下来正选队员平均每场的出场费在一万元以上。工资除外,仅计算出场费,队员上场一分钟收入达1O0元。这在中国可以说是“天价”。
相比之下,大学教授的“每分钟出场费”就少得可怜。课时费仅五、六十元,每分钟收入一元钱上下。
队员收入过高,是足球泡沫化的一个缩影,对中国足球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一、使许多足球俱乐部不堪重负,陷入财政危机,甚至要退出足坛。
像武汉雅琪俱乐部,1997、1998年两年注入资金约SOOO万元,其中大部分都用于球员及教练的工资和出场费了。以主教练为例,殷立华一年需3O万元左右,而朴钟焕的月薪高达1万美金,据说戚务生的月薪并不在朴钟焕之下。1997年雅琪身处甲B的时候,球员月薪最高为9000元,最低为400O元;在奖金方面,主场赢奖15万元,客场赢奖2O万元,平减半。等到升至甲A,球员的工资、奖金立刻翻了一番,赛季还没有结束俱乐部就已经支持不住了。
大多数足球俱乐部的财政困境都是出在无力支付队员、教练员的高收入上。
二、使一些足球俱乐部财政压力过大,顾此失彼,不利于对后备球员的培养。
许多俱乐部可谓财大气粗,但是他们却一直没自己的三线队伍,当要参加比赛时,就赶快去买或者租队伍使用。其实投资者投资三线队伍的费用不过是二百万元左右,也就是一个大牌球星的一年的收入。但是由于俱乐部的资金紧张,常常捉襟见肘,付了这边就不能付那边,因此三线队伍的费用往往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