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苏联大清洗内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苦果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息,中亚地区一位名叫穆斯利玛·别吉耶娃的集体农庄普通女庄员由于播种了多蘖小麦而获得罕见的好收成。但是,战后别吉耶娃的事业进展不顺利,小麦不再分穗了。然而,据说她的那种小麦在格鲁吉亚得到了更新和改良。

    1946年,一小包多蘖小麦麦种从格鲁吉亚的卡赫季亚寄到了莫斯科。这些麦种未加任何验证便被列入国家植物良种全书中。这时,它已被称作“卡赫季亚多蘖小麦”。如此急急忙忙,原因很简单一这包麦种送到了斯大林那里,而他作为格鲁吉亚人,对自己的同乡取得这样重要的成绩感到高兴。

    斯大林将李森科召来,把一包重210克的卡赫季亚多蘖小麦转交给他。斯大林表示,希望对这种神奇的麦种加以验证,如果奇迹属实,就大量培育这个品种并且尽快提供给农民播种,李森科将这包种籽接受了下来。

    正是这一时刻,对于评价李森科的个性特点至关重要。与李森科关系密切的人曾一直散布他在敖德萨时为人如何无比正直,甚至说这位年轻的农艺师生性腼腆等。而岁月是可以改变人的。生活既给人很多启迪,又使人遗弃不少东西。特罗菲姆·杰尼索维奇·李森科也不例外,特别是他跻身上层以后,更是如此。以前,他的固执有可能是由于无知,冷酷无情也并非出于愤恨,而只是心情激动和要寻求出路。然而,此时此刻,生活带给他一个课题,解决这一课题对于坚持原则的人来说,可不是那么简单。

    正当领导层中其他人对李森科不再理睬的时候,斯大林不鄙弃他,并且召见他,这样的时刻不仅仅是意味深长的,如果考虑到李森科面临的形势,这对他来说,还是一生中有决定性意义的时刻。

    斯大林的要求没有任何使人难于接受的东西。对多蘖小麦的兴趣说明斯大林是个热心的当家人。

    乍看起来,李森科的行为也同样是顺理成章的。领袖的指示,能不照办吗?然而只有初看起来,而且还是外人来看,才会得出上述结论。其实,李森科对这种多蘖小麦的所有情况都了解,并且说不定不止一次地思量过此事。他也完全明白,这是不值一提又徒劳无益的事。不值得为其费力劳神。

    关于这种小麦,恐怕遗传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小麦研究的遗传学家也应该知道。因为一百多年以来,甚至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也对这种小麦有所提及。应该到图书馆坐上一个月,仔细翻翻资料,再为这个尤物——外表引人注目,而实质上产量低平的小麦品种出具一份确有见识、条理清楚的鉴定书。要知道,H·谢格洛夫早在1828年,M·B·斯帕法里耶夫在1837年就有过培育这种小麦未获成功的记述。至19世纪50年代又有20余位俄国科学家作过相同的记述。著名的小麦研究权威A·M·巴扎诺夫教授在《小麦种植及俄国小麦品种概述》(皇家莫斯科大学1856年出版)一书中写道:

    “……多蘖小麦就象娇生惯养的孩子,除要求土地肥沃,稀疏播种外,它的耐寒能力也很差,并且比其他普通品种小麦更易生黑穗病和锈斑病,尽管这种小麦每支麦穗所产的麦粒较之普通小麦为多,但是如果考虑到大小相同的地块所产麦穗的脱粒总量,就会发现,播种多蘖小麦所获收益并不比普通品种的小麦大。”

    由此看来,斯大林的期望是没有根据的,而小麦专家应该将这种小麦的有关情况如实地明确地向斯大林说明。

    遗传学家可以找到更充分的理由来反对这种小麦,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当然,今天很难因此苛求他们。但是,假如他们对自己的学术对手了解得更多的话,假如他们注意考察后者的自我吹嘘的内容的话,那么他们就会记起托罗菲姆·杰尼索维奇·李森科的父亲的一张陈旧的照片。这张照片摄于30年代后期,画面上是李森科的父亲杰尼斯·尼卡诺罗维奇和另一个集体农庄庄员在一起的情景……他手中拿的麦穗正是那种多蘖小麦品种。就是说,早在穆斯里玛·别吉耶娃之前,李森科一伙已经看中这个小麦品种,对它仔细研究过,如果从中能搞出什么名堂的话,他们早就会搞出来了。这张照片不是收藏于李森科一家的家庭影集里,而是发表在《社会主义农业报》上。照片下面的题字是:“李森科院士的父亲——《布尔什维克道路》集体农庄(哈尔科夫州卡尔洛夫区)农艺研究实验所主任杰尼斯·尼卡诺罗维奇·李森科在60块实验田里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谷物和蔬菜。图为杰尼斯·李森科(左)在向农庄主席介绍小麦新品种。这种小麦每穗可结粒100个。

    萨波日尼科夫摄(苏联图片社发)”

    只要有某个遗传学家把这张照片交给小日丹诺夫——苏联遗传学这一学科后来的命运将不知会好多少!

    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李森科了解多蘖小麦。那是1940年,在李森科任总编辑的《春化法》杂志上发表了O·库珀尔曼的题为《关于秋播小麦、黑麦和大麦的多蘖现象》的文章。文章论述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条件。假如李森科其他什么都不看,那么他自己任总编辑的杂志大概总要过过目吧。其实,有关多蘖小麦的内容经常出现在科学读物上,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