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最高法院全体会议札记
奥列戈·乔穆什金
人们的生命和命运是在苏联最高法院全体会议的参加者的监视下决定的。而每一次都象初次那样,当谈及在斯大林个人迷信时期被违法镇压的人们时,就揪心。好像被违法镇压的人们的幽魂进人了会议大厅,要看看后代怎样评价他们的案件和结论。好像是历史本身的再现。我关心的是正义是否恢复,人道主义是否胜利。
苏联最高法院最近30年来审理了许多“恢复名誉的”案件。这就是在最近一次全会召开的会议上一致通过的决议:撤销对所谓“右派一托洛茨基集团”成员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李可夫、阿尔卡季·帕甫洛维奇·罗森戈尔茨、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切尔诺夫、帕维尔·彼得罗维奇·布拉诺夫、列夫·格里戈里耶维奇·莱温、伊格纳季·尼古拉耶维奇·卡扎科夫、韦尼阿明·阿达莫维奇·马克西莫夫一季科夫斯基、赫里斯季安·格奥尔吉耶维奇·拉科夫斯基、彼得·彼得罗维奇·克留奇科夫的判决,因没有犯罪事实,此案不成立。早些时候,上次全体会议还为因这一案件而被判罪的10个人恢复了名誉。
许多报纸既谈到了关于这次审理的总检察长为这个案件平反的过程,也谈到了这些在人民中间又恢复了清白名誉的人们……我作为一个法学家想谈谈这一过程的法律方面,谈谈必须从中吸取的教训。
在审理“右派一托洛茨基集团”案件的平反时,苏联最高法院全体会议起了历史法宫的作用,这毫不夸张。既然这样,让我们平心静气地研究清楚:是谁,是怎样和为什么审判布哈林和李可夫等人的?
1938年3月2—13日审理这个案件的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是该法庭庭长瓦·瓦·乌尔里希领导的。当时他带着“军队军法官”的军衔,这相当于现在的司法上将军衔。军事法庭的成员还有N·0·马图列维奇和B·N·叶夫烈夫。乌尔里希这个人物自然引起人们特别的注意。
直截了当地说,只有援引人员编制表才能称乌尔里希为法宫,因为他是那样肆无忌惮地践踏了司法机关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
瓦西里·乌尔里希是继老布尔什维克、忠诚的列宁主义者瓦连京·安德烈耶维奇·特望福诺夫(顺便说一下,是作家尤里·特里福诺夫的父亲)之后,于1926年任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庭长职务的。
他是个特别内向而孤僻的人,没有朋友,不与人们来往。实际上,他对那个悲剧时代的所有“案件”的签字使死刑判决“神圣”化了。他到自己临终前没有要住宅,而在“大都会饭店”占了一个豪华的房间。在1948年,显然时候到了,这个知道如此之多的人也应遭到他的受害者同样的命运。把他从军事法庭调到一所军事学校不显眼的岗位上……1950年的死救了他,使他免遭镇压。
同乌尔里希一起的另外两个军事法庭成员都是唯命是从不敢说话的人:在整个一大卷关于诉讼过程的速记报告里,找不到他们对报告人和证人的提问,也没有他们对法庭会议进程作出反应的任何一个证据。
安·亚·维辛斯基坐在检察官的台上。他的名字同叶若失、贝利亚、乌尔里希的名字一样同斯大林的镇压有密切联系。过去,他是孟什维克,在临时政府时签署过作为德国间谍逮捕列宁的途捕证,他在1938年又揭发伊里奇的朋友和战友是德国间谍……他就是这样一个一贯毫无原则的人。
内务人民委员部机关对“右派一托洛茨基集团”案件进行了侦查。刚接受委任的人民委员尼·伊·叶若夫亲自领导了这个机关。他代替了在这个岗位上的由于“属于”这个“右派一托洛茨基集团”而被捕的根·格·雅哥达。
这种变化实在奇怪;领导伪造了使成千上万清白的人丧失性命的间谍案件的雅哥达,现在也被列入“敌人”集团。这种审判把戏的导演者们是非常需要明显看到有反苏犯罪组织的极可怕的分支机构的。
但是把雅哥达列入这个“案件”,不难猜想也有另外的意思。他在组织过去的诉讼案中已经耗尽了自己,到了由其他的间谍“创造者”代替他的时候了。为此选了叶若夫……但是很快他也“不受欢迎”了。
大概应当解释一下,为什么对雅哥这“没有平反”。当然,他不是间谍,不是破坏者。但是他在制造许多案件中对党和人民所犯的罪行无可争辩地得到了证实。就是他把内务人民委员都变成了残酷无情的惩罚机关,正是他是组织谋杀谢·米·基洛夫的中心人物之一……
侦查以什么为根据,检察长根据什么认定被告人有罪呢?可以用两段引文回答这个问题。第一段是引自50年前写成的判罪结论:
“……侦查认为,……1932—1933年根据敌视苏联的外国情报机关的任务,被告人建立了名为‘右派—托洛茨基集团’的阴谋家组织,其目的是为外国进行间谍活动,搞破坏,搞捣乱,搞恐怖,破坏苏联军事力量,挑拨军事进攻苏联,支解苏联和使苏联的乌克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