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世纪的科学怪杰鲍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4 加州理工学院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正在实施的规划

    甚至帕萨迪纳的空气也截然不同,温馨柔和,弥漫着鲜花的芳香。风景如同用蜡笔画出的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天空呈银灰色,大地上遍布橙黄、淡紫、乳白和浅棕的色泽。小镇坐落在紫红色的圣加布里埃尔山脚下,富足。精致、宁静,是洛杉矶阔佬们在市郊的一处休闲胜地。它被称为百万富翁村,看起来名不虚传:蜿蜒的街道两旁点缀着棕榈树,带阳台的平房随处可见,西班牙式的别墅掩映在林荫深处,园丁剪子的喀嚓声和喷淋器的噬噬声使周围更显得安祥静谧。与波特兰崎岖的道路、阴暗的杉木林和刺骨的冬雨比起来,帕萨迪纳简直像是天堂。

    鲍林打算和俄勒冈农学院的同班同学埃米特合住一屋,后者住在位于小镇的母亲的房子里。一放下行囊,鲍林立刻赶往小镇边上、玫瑰花坛对面的加州理工学院。校园很小——只有30英亩,随处可见野草和低矮的橡树,还有一个很老的橘子园——只有三幢已经建好的大楼:新建的盖茨化学实验室和诺曼·布里奇物理实验室,以及校园里最早的斯洛普大楼。这是一幢带有低矮圆顶,具有西班牙教堂风格的建筑。正在建造一个礼堂,而教师俱乐部则暂时设置在就近的一间农舍内。

    校园虽然不很起眼,然而千万不能小看聚集在这里的大批人才。仅仅在二十年之前,它不过是一所默默无闻的手艺培训学校,既无什么资助,也无什么知名学者。1907年,来自芝加哥的天文学家乔治·埃勒利·海耳把该校作为他在圣加布里埃尔山威尔逊天文台的大本营,并在其后的十年中,逐渐营造了一个财政资助的网络。这所学校真正成为一个科学研究的中心不过是在鲍林到来三年前的事情。那年,海耳设法说服了诺伊斯到帕萨迪纳来,许诺为他建造一座漂亮的新研究室,并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开设一个化学系。诺伊斯和海耳设法募集到了大量私人赞助,新造了一幢新的实验楼,购置了独一无二的高压电设施,改善了教师的待遇,添置了新的设备,并重金礼聘学院的校长——慷慨的许诺引来了芝加哥大学的密立根①,全国最负盛名的物理学家。这发生在鲍林到校的前一年。

    ①密立根(RobertAndrewsMilliken,1868—1953),美国物理学家,因研究电子电荷及光电效应获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鲍林初次看见的加州理工学院仍是一个正在实施的规划。教师队伍由18位博士组成;只有29位研究生,其中10人主攻化学。但是这所学院即将走向辉煌。以下几个因素成全了它:南加利福尼亚州的经济正在腾飞,海耳和密立根筹措资金颇有成效,“企业式”管理模式赋予了研究人员最大限度的自由,学校规模较小,有利于师生保持密切联系。不过,也许最关键的因素是加州理工学院的三位奠基人都信奉一种较新的观念,即科学研究应该打破并超越旧的学科界限。在帕萨迪纳,化学家定期参加物理研讨会;物理学家通过观察宇宙来检验化学演化的理论;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化学家一起破解星球的奥秘。跨学科的研究表现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这主要是由诺伊斯设计的。在他的领导下,加州理工学院在很短时间里就成为全美国最好的——也许有一些领域尚称不上是顶尖的——接受自然科学培训的地方。

    本科的四年令鲍林非常失望,因为他提出的化学问题在俄勒冈农学院的教授那里得不到答案。现在他发现自已被答案的海洋所包围——还有数不清的新问题——都是由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提出的。在加州理工学院,每天大家都会就最激动人心的想法、最新的发现和最重要的问题公开、热烈地进行辩论。鲍林的思想将在那里开出艳丽的花朵,而这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功于灿烂的阳光。

    海耳热爱灿烂的阳光。正是这阳光在1903年把这位芝加哥的天文学家吸引到了帕萨迪纳:他需要这阳光来医治女儿的支气管炎,他也需要这片万里无云的晴空来建设他的太阳观察站。海耳雄心勃勃,想造一座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天文台。在一次加利福尼亚之行中,他在圣加布里埃尔山威尔逊峰上找到了梦寐以求的晴朗天空、干净空气和合适的建筑——天文学家称为“便于观察”的地方。他没有钱盖新的天文台,也没有能力雇研究人员。不过,他有雄心壮志,他的座右铭是“干,就得有个样子”。他具有实现大目标的非凡能力。

    与多数美国科学家一样,海耳非常欣慕霍普金斯大学的成功。成立于1876年的霍普金斯大学彻底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面貌。它仿效德国大学的模式,在教师中强调学术研究,提倡加强研究生与导师的联系,在教学中引进了研讨会的形式,即一小组学生在教授的帮助下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学校的目标是指导研究生如何独立地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在这一点上,德国体制成效卓著。对科学研究进行理性的培养同样也引起了一些实业家的关注。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有感于霍普金斯大学取得的成就,为新的芝加哥大学提供了资金。只要有钱就能开办学校,举国上下日益尊重科学,钱也容易筹集了。海耳也许设想,自己在西海岸能够创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