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可夫元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短暂的蜜月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个人都必须站着看表演,给美国大使及其一行安排的位置是在检阅场的一处混凝土看台上。可是,美国人刚刚到达,安东诺夫将军就来找艾森豪威尔说,斯大林邀请他到列宁墓的检阅台上去,跟他在一起。

    安东诺夫说:“大元帅说,你要是愿意去的话,他还邀请你的两位同事一道去,如果你愿意带他们去的话。”哈里曼立刻对艾森豪威尔说,这是一个破例的盛意—一他从未听说有哪一位外国人被邀请登上列宁墓。艾森豪威尔接受了邀请,并请哈里曼大使和军事代表团团长迪恩陪他一道去。

    他们三人在列宁墓上站了五小时,其间,斯大林不时地通过一名译员同艾森豪威尔交谈。斯大林几次谈到,苏联和美国必须继续保持友好关系。他还强调指出,美国人民能够做许多事情来帮助苏联。

    “当时,”艾森豪威尔写道,“朱可夫元帅明显地深得大元帅的器重。我同斯大林的每次谈话,都有朱可夫参加,他们两人彼此交谈亲密而融洽。这使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相信朱可夫元帅的友好态度和合作意图。”

    当斯大林提到盟国管制委员会的工作时,艾森豪威尔决定促请他赋予俄国代表更多的权力。从管制委员会成立起,这个问题一宜使他心里不安,而且问题的根源在于苏联政府不愿让朱可夫独立作出任何决定。对某些局部性的建议,朱可夫看来往往是赞成的,但他从未能自己作主给予答复。

    艾森豪威尔对这位大元帅说:

    当然,朱可夫元帅和我相处得非常好。这是因为象我们这样的两个伟大强盛的国家,能够赋予它们的地方军事长官以足够的权力,就当地的具体问题和行政事务达成协议。比较弱小的国家也许不能这样做,因而就会出现种种困难。可是,朱可夫元帅和我在达成协议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我俩通常总是能够克服我们所碰到的那些小障碍。

    斯大林强调地表示同意艾森豪威尔的看法。他说:“如果派到哪个地方去的代表,光是当个跑腿的,那么派代表就没有意义了。他必须有采取行动的权力。”①——

    ①艾森豪威尔著《远征欧陆》,三联书店版,第520页—第521页。——原书注

    检阅结束后,艾森豪威尔和朱可夫正准备离开,这时人群向他们热烈欢呼。于是艾森豪威尔把手臂搭在朱可夫的肩膀上。作为回答,这位结实的元帅拥抱了艾森豪威尔。这时广场上立即欢腾起来,人声鼎沸,这两位领导人站了好一会,向呼喊的人群招手。结束这一场面的唯一办法,就是他们离开检阅台,于是在大约十分钟以后,他们便离开了。

    “这种场面决不是预先排练的,”迪恩将军说,“这同意识形态或政治抱负毫无关系。这由衷地表现了俄国人民各阶层的代表对艾森豪威尔所代表的美国人民的热爱。这使我们在场的美国人心里感到热乎乎的,也使我们感到放心。”

    第二天,艾森豪威尔和朱可夫参观了莫斯科郊外的一个集体农庄。这位美国将军对农业很熟悉又很感兴趣,使他在苏联农庄庄员中更加受欢迎。参观完毕,他们回到斯帕索大厦,艾森豪威尔邀请朱可夫一起吃午餐。未经上级批准,苏联官员是不能接受邀请到外国人家里去的,所以朱可夫这时觉得很为难。既然他不能对艾森豪威尔说他必须得到批准,他就只好进去同他的朋友一起进餐了。

    在此后的几天里,艾森豪威尔在朱可夫陪同下参观了各种有趣的地方。当他们一起出席哈里曼大使举行的一次招待会时,传来了日本投降的消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接着,朱可夫陪同艾森豪威尔和他的儿子(随同父亲一起来莫斯科的年轻的陆军中尉约翰·艾森豪威尔)访问了列宁格勒。

    艾森豪威尔的访问结束了,朱可夫陪着他一起回到柏林。飞往德国的旅途对艾森豪威尔是极有启发的,无疑对朱可夫也一样。艾森豪威尔了解到的情况有助于说明俄国人是怎样打仗的。艾森豪威尔写道:

    由于他——朱可夫元帅,若千年来在红军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他作为一位指挥若干重大战役的负责首长的经历,比我们时代的无论哪一个人都长。无论哪个在当时看来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俄国战区,都要派他去指挥,这似乎已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做法。从他对于俄国军队的编成、部队作战地区的地形,以及他据以作也战略性的决定的种种理由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军人。

    两位领导人讨论了战斗部队的兵力。朱可夫得知,美军的师的兵力保持在一万七千人左右。这位元帅说,苏军的师的兵力尽量保持在八千人左右,不过在一次长时间的战役期间,有的师减员到三四千人。

    从交谈中,艾森豪威尔立即清楚地看到美国和苏联对战争的看法的一些差别。美国人是以人的生命来估计战争的代价的,而苏联人则关心对国家资源的总的消耗。艾森豪威尔觉得朱可夫似乎不大重视那些在美国人看来对保持士气有重要作用的做法,即部队轮换、免费乘车、短期休假、娱乐设施,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避免不必要的战场冒险。不过,这位元帅倒认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