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对敌两翼之突击集团发动了决定性反攻。经过这次攻势,这两个突击集团均被击败,丢下武器装备仓皇退却,遭到了巨大损失。”
12月13日,苏联新闻局宣布,德军要包围俄国首都的企囹已经失败。苏联报纸还刊登了赢得莫斯科会战胜利的红军将领们的照片。他们是朱可夫、列柳申科、库兹涅佐夫、罗科索夫斯基、戈沃罗夫、鲍尔金、Q·N·戈利科夫、别洛夫和A·A·弗拉索夫。朱可夫的一张大照片爱在中央,周围是其他将领的较小的照片。
从朱可夫12月13日到24日发出的指令看,他的下一步的战役目标是使右翼前出到祖布卓夫一格查次克一线,使左翼前出到波洛特尼亚内伊扎沃德—科泽尔斯克一线。这个计划把方面军中央各部队构成后方梯队,配置在莫扎伊斯克一马洛亚罗斯拉维茨一线,其目的是要造成以方面军左右两翼合围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主力兵团的局面。朱可夫在其回忆录中解释说,西方方面军中央的各集团军(第33、第43和第49集团军)没有参加反突击,而且在随后的反攻中进展缓慢,因为为了增援两翼,它们的兵力大都已被调走。只是在德军开始向鲁扎河和拉马河仓皇退却时,朱可夫才命令这三个集团军向前推进。
朱可夫还巧妙地使用了方面军的空军,因而使德军在这场战争中第一次失去了空中优势。可供使用的苏军飞机,有四分之三用于支援方面军右翼部队的作战行动,而其余的飞机(包括最高统帅部配属给西方方面军的三个空军师)都用来援助别洛夫将军的骑兵部队以及第10和第50集团军。方面军空军指挥所,同设在佩尔加什科沃的朱可夫的司令部在一起,有助于保持紧密协调和控制。
朱可夫在他的回忆录中透露了他的领导方法,和他为确保牢固地不间断地控制他的部队而采取的一套做法。有时候,他的方法是非正统的,是同苏军战术实践相反的。例如,他为把他的司令部所在地设在靠近前线的地方而辩护。他虽然承认这种做法是违背公认的安全准则的,但他认为最优先的考虑是同他的下属保持经常不断的密切联系。
西方方面军靠近首都,这对朱可夫完成他的使命也有一定助益。朱可夫可以使用政府通讯网和民用通讯网的全部通讯线路,使他和他的司令部人员能够同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部以及方面军编成内所有集团军保持电话和电报联络。为了防备万一,还设置了紧急通讯系统,而且在必要时,方面军司令部和指挥所甚至能够同某一个师直接联系。
朱可夫认为至关重要的是,作战行动一旦开始、方面军司令员必须呆在他的司令部里,以便同他的下级指挥官、邻近的方面军、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保持经常不断的通讯联系。可是,有一天他认为他必须到第16集团军的一个师去看看。他离开的时间不长,但却给他招来了不少麻烦。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斯大林得到的情报说红军放弃了离莫斯科很近的迭多夫斯克。他自然对这个消息感到非常不安,特别是因为近卫步兵第9师在11月28日和29日曾打退了德军在这个地区的猛烈进攻。他打电话给朱可夫。
“你是否知道迭多夫斯克被敌人占领了?”
“不,斯大林同志,我不知道。”
“一个司令员应当知道他的前线发生的事情。”斯大林生气了,命令朱可夫到现场去“亲自组织反冲击,收复迭多夫斯克”。
朱可夫表示反对,说在这样紧张的情况下,离开方面军司令部未必慎重。
“不要紧,”斯大林对他说,“我们会想办法应付。让索科洛夫斯基暂时代替你。”
朱可夫立即同罗科索夫斯基联系,要求他说明为什么不把撤出迭多夫斯克的事通知方面军司令部。但立刻弄清楚了,迭多夫斯克并未被德军占领,可能指的是迭多沃村。
“很明显是弄错了,”朱可夫写道,“我决定给最高统帅部打电话说明所有这一切都是误会。可是,正象俗语说的,镰刀碰在石头上,硬碰硬。斯大林大发雷霆,要我立刻出发到罗科索夫斯基那里去,并设法把这个最不幸的居民点从敌人手里在口来。”斯大林还命令朱可夫带上第5集团军司令员戈沃罗夫将军去组织炮火,支援第16集团军。
虽然戈沃罗夫也认为没有必要去这一趟,但朱可夫觉得再表示反对也没有用了。
朱可夫同戈沃罗夫、罗科索夫斯基一起驱车来到A·Ⅱ·别洛鲍罗多夫的师。“师长对我们来到他的部队未必高兴,因为他当时正忙得要命,却不得不向我们说明关于敌人占领迭多沃村深谷那边几幢房子的情况。”
别洛鲍罗多夫说明,从战术考虑,夺回这几幢房子是不合适的。可是朱可夫不想告诉这位师长,他朱可夫不得不根据严重违反战术原则的考虑来行动。因此,他命令别洛鲍罗多夫派一个步兵连和两辆坦克把占领那几幢房子的一排德军赶走。
朱可夫打电话给他的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后者报告说,斯大林已经来过三次电话,问:“朱可夫在哪儿?”斯大林命令朱可夫立即返回方面军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