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鲁迅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附录 鲁迅生平提要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八八一年

    九月二十五日诞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周家,取名樟寿,字豫山。祖父周福清(1837一1904),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欲县知事,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父亲周伯宜(1860一1896),秀才,闲居在家,思想颇为开通6母亲鲁瑞(1857一1943),出身于绍共近郊安桥头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一八八六年

    本年由叔祖周玉田开蒙,进周家自设的私塾读书。按照祖父的意见,除习字、对课之外,主要是读《鉴略》。

    因原名豫山与“雨伞”谐音,改为豫亭,后又改为豫才。

    一八九○年

    本年继续在本宅私塾读书。因课余在周玉田家中看到许多杂书,引起了欣赏和搜集图画书的兴趣。

    一八九二年

    二月被送进据说是绍兴城内最严格的私塾“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除在课堂上读经史之外,还读小说,看画谱,并逐渐养成了影描小说书上的插图,直至整段整本地抄杂书的爱好。

    一八九三年

    秋天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押在杭州府狱内。为免受牵连,与二弟周作人一起,被送往亲戚家避难。

    一八九四年

    四月由避难地返回家中,仍进“三味书屋”读书。

    冬天一父亲吐血病倒。既身为长子,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除读书外,还要出入当铺和药房,领略冷眼和侮蔑。

    一八九六年

    十月十二日父亲病逝。家境急剧衰败,甚至招致亲戚本家的欺侮。

    一八九八年

    春天在家练习八股诗文,送去“三味书屋,由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批改。

    五月离开绍兴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念书。

    改本名樟寿为“树人”。

    十一月因不满江南水师学堂的乌烟瘴气,退学回家。

    十二月十八日参加会稽县的县考,在五百多人中考得第一百三十六名。

    一八九九年

    一月再会南京,改入矿路学堂念书。课余则常习骑马。

    一九○一年

    本年仍在矿路学堂念书。开始到学堂内的阅报处翻阅《时务报》等宣扬新思想的报刊,并买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以及林纤翻译的外国小说,读得入迷。

    一九○二年

    一月以一等第三名的成绩从矿路学堂毕业。

    三月离开绍兴去日本留学。先人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日语。

    十月与弘文学院的同学许寿裳经常讨论中国国民性的病因及其解救办法。并经常去东京中国留学生会馆参加反清的革命者的演讲会。

    一九○三年

    三月作《自题小像》诗。

    六月在留日浙江籍学生主办的《浙江潮》上发表编译的历史小说《斯巴达之魂》。

    十月与陶成章等人一起,加入反清团体“浙学会”,此会即为后来成立的著名的反清组织“光复会”的前身之一。

    一九○四年

    四月在弘文学院卒业。

    九月入设在日本本州岛东北部的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医学。

    一九○六年

    三月从仙台医学专科学校退学,返回东京,一面学习德语,一面阅读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

    六月奉母亲之命,回绍兴与朱安结婚。婚后不几日,便与周作人再赴东京。

    秋天与许寿裳、苏曼殊等人筹划办《新生》杂志,但因经费无着,稿件匮缺而作罢。

    一九○八年

    夏天继续在东京读书学德语。

    从夏天开始,每星期日往章太炎在东京的寓所,听他讲学,历时大约半年。

    一九○九年

    三月二日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出版。

    七月二十六日《域外小说集》第二册出版。

    八月为了负担家庭经济,离开日本回国,结束了七年的留学生活。

    回国后,就任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生理和化学教员,兼任日籍教师的翻译。

    一九一○年

    五月祖母病逝,回家主持葬礼,诸事都依照旧可办理。

    七月辞去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教席,回到绍兴。

    九月担任绍米府中学堂的监学,兼教生物课。

    一九一一年

    七月辞去绍兴府中学堂职务,失业在家。

    十月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席卷全国,绍兴城内一片混乱,遂应府中学堂学生的请求,回校暂管校务。

    十一月带领学生演说队上街宣传革命,安定民心。

    不久,受新任绍兴军政府都督王金发委任,担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

    冬天作短篇文言小说《怀旧》。

    一九一二年

    二月辞去山会初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