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在心里仍是很矛盾的。汪精卫依然保持着沉默。最后蒋摊了牌,2月27日他对汪说:“如果你不接受我的辞呈,那就请俄国人离开。”汪还是没有反应。
3月8日蒋回到汪的办公室说:
“领导国民革命的实权不应落入俄国人之手;即使与第三国际进行联络也应划清某种界限。我们决不能丧失自己的决定权。”
以上的谈话情形是在事件发生大约30年后,蒋介石记录下来的。
整个事情的发展令人烦恼不安,蒋常常为此而失眠。2月28日,他在日记中写到:他度过了稍微平静的一天,许多天以来第一次度过了一个心境宁静的晚上。大约是在这个时候,有人两次企图杀害蒋,均未成功。
为了当时和将来使用,他开始搜集在广东的那些潜在的对手和阴谋者的个人档案,并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秘密机构,监视来自各方面的可疑人员。
对于蒋辞职的问题,汪仍然保留着自己的意见。但是,他开始隐晦地告诉这个年轻人趁着局势还好的时候离开广东,继续呆下去可能会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危险。虽然蒋当时的处境尚好,但是,如果他继续呆下去,他可能会遭暗杀。如果离开,他又要对擅离职守负责。更糟糕的是,他发现苏联人了解到他与汪精卫之间的交易,据此,他认为汪正在与苏联人勾结。
接着便是“3·20事件”(“中山舰事件”)。
蒋声称中山舰开到黄埔,“是共产党的一个阴谋”,他以广东警备司令的名义宣布了戒严令。
根据他的命令,25名共产党员被逮捕或受到严密监视,其中包括周恩来。1926年3月20日凌晨3点,在广东有更多的人遭到逮捕。1925年6月20日“沙面事件”后,为支持全面罢工而成立的由共产党领导的省港罢工委员会武装纠察队,这一次也被缴械。军队进驻总工会和中山舰,苏联顾问被软禁。
由于完全没有准备,蒋对共产党的突然袭击是毁灭性的。中共和俄国人都没有事先觉察。冯玉祥到达莫斯科两个月之后,有人告诉他,在蒋早些时候访苏时,给人的印象是比俄国人所见到的其它中国人还要左,还要革命,“3·20事件”使俄国人和在莫斯科的中国人感到惊讶。冯写到:“他们无法想象出发生了什么事,”
非常突然的是,汪以中国特有的方式承认在这次间接的权力斗争中的失败。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他对紧张局势感到厌倦。
21日,蒋试图给他写信,但又不知从何说起。蒋在日记中写道:
“我既不想对朋友虚情假意,又不能够向他倾吐肺腑,所以,很难下笔。”22日,由汪主持召开政治委员会,会上他以使蒋感到奇怪的热情认可了蒋的行动。
第二天,汪失踪了,表面理由是治病。后来,汪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道出了事情的真相:“我受到怀疑和厌恨,所以,我再也不想承担政治责任了。”5月份,胡汉民从俄国回来不久,汪精卫便去了法国,他在那儿呆了一段时间。蒋向他道歉并请他回国,但汪深感伤害、羞辱、不可谅解,依然沉默地呆在那里。
这样一来,蒋成了国民党中占压倒优势的人物。在他的对手中,一个死了,另一个由于受到怀疑而飘泊海外,还有一个也将受到驱逐。
蒋曾在日记中表示他不喜欢政治,他写道:
“政治使人过狗一般的生活……道德何在?友谊何在?”但是不久就表明,在政治权术方面,他是一个“进步”很快的新手。
在蒋对俄国人和中共的打击中,右派看到了希望。但是,蒋给他的学生的一封信打破了他们的这种希望,他写道:“孙先生认为,容纳共产党是我们的革命原则。我也认为,如果不容纳共产党,革命战线就不能统一。”他警告右派,他仍然认为“西山会议”是个错误。
事件的发生表明,蒋自从访苏以后,就一直是一个反共者。
但蒋自己在叙述这些事件的时候很谨慎,没有提到这方面的内容,这样他就可以不对自己的矛盾行为作出解释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蒋要担任国民革命的领袖,而他的北方对手又依赖其他势力的活,那么,他仍然需要苏联的帮助。因而蒋当时还不能完全和共产党与俄国人闹翻。
另外,右派领袖胡汉民即将从俄国回来,蒋从左派那里抓到了领导权,也不会把它交给右派。事实上,当胡汉民5月份从俄国回到广东时,就没有被安排任何职务,他在广东呆了几天就到上海去了。
蒋在采取镇压行动以后,又表示要改善“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4月29日,鲍罗廷回到广东同蒋进行了多次会晤。5月15日,蒋介石召开中央执行委员会紧急会议。他第一次主持了会议,在紧张的气氛中,通过了一项在党内限制共产党的新规则,鲍罗廷对此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蒋极为老练地扩大了自己的战果,他甚至通过解散“孙文学会”来表示他的“让步”。然而,共产党却丧失了许多席位。
毛失去了在宣传部门的职务(允许他继续保留农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