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邓小平政治评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换代交接(1985及1985年之后)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终克服了来自解放军内各级领导的抵触意见。这次改编后,截至1985年底,解放军中的17个最高级将领中有10个曾经是邓以前的老部下。⑥中央军事委员会既是国家的机构也是党的机构,其成员完全是同一套班子,而且完全受邓小平以前的同事所控制,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班子,除邓之外的8个委员中有5个在抗日战争中就开始和邓共事了。⑦1982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之后,邓小平使领导年轻化的改革进展相对顺利,然而仍有众多的老干部包括一些军队干部抵制退休,所以展开了讨论。自1984年10月以来,就计划将领导干部年轻化和经济改革问题列为1985年9月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议事日程,尽管有一些意见分歧,但这次代表大会终于取得了一致意见,表明了党的团结。⑧在经济上所做的修补的折衷方案,其本质就是不稳定的。这次会议在制定1986年开始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时,虽然所有的发言都一致表示赞成,但他们对他们所赞成的那些要点是有不同意见的,比如陈云对实施计划经济下的市场经济发出了严重警告;陈云还特别强调应确保粮食的高产;他还对一些党员丧失了共产主义理想表示关注。⑨邓对后一点容易接受,而对前一点持有保留意见,并确信政府部门和国有资产的优势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⑩

    这次会议对领导干部年轻化的问题,尽管有很大阻力,但也得到通过。⑾其中包括象叶剑英这样一些军队的高级将领也离开了领导岗位,他们被那些更年轻的受过更好教育和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职称的领导所代替。最突出的例子是当时新增补的三位政治局成员:李鹏、乔石和胡启立,他们在当年的年龄都是60岁左右,李鹏在原苏联受到教育,是工程学院毕业生,在电力工业方面有丰富的理论经验。乔石长期在钢铁工业部门工作,后来成为政府的国际关系方面的专家。胡启立也是学工程的大学毕业生,对共青团工作有丰富的领导经验,并参加了教育体制的改革。然而仅仅在道理上说服了那些资深的老干部,就像在六十年代初一样,共产党的领导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从政治局日常工作中退居二线的但仍保留政治局委员资格的邓小平和其他一些老干部;另一部分是担负起党和国家日常领导工作的党的总书记胡耀邦和国务院总理赵紫阳等人。

    胡耀邦和赵紫阳

    1985年之后,共产党的领导层围绕改革中的两种不同观点开始向两极分化了。一种观点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政治上相对开放的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另一种是较少政治自由的、共产党和政府继续对经济和社会进行绝对控制的、由市场政策进行调节的计划经济。前者更加自由的观点强调的是经济和政治的改革同时并举;后者较保守的观点强调的是缓慢渐进的经济改革,极不情愿进行政治改革。辩论的焦点是:引进价格体系改革的时间和性质问题,还有党政分离的问题。

    改革的开明观点似乎是由赵紫阳和胡耀邦提出的,至少也是得到邓小平支持的。在八十年代中到1986年底以前,他们似乎掌握着主动权,讨论并起草了引进价格改革的计划。1986年4月深化政治改革,特别是党政分离的试点工作在进行,在这时候,邓小平和胡耀邦之间的关系仿佛出现了裂痕。

    像毛泽东一样,邓小平经常提到他退休的可能性,可能他的真正打算是在八十年代分阶段地退休。的确他至少在1980年8月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供大家讨论。⑿1986年8月初他告诉一位日本客人悦:大家不让他退休。⒀在9月初,一家更自由的报纸刊登了一篇督促邓小平退休的文章,该文说基于两点原因邓应退休:一是有助于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二是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民主的制度;⒁这篇文章和一些提倡政治改革的文章引导人们提出了更加广泛的民主要求,使邓小平极为关注。在9月下旬召开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看不出邓小平有退休的可能性。⒂

    1986年底爆发了学生的示威游行,要求得到更大的民主,这次学潮提供了要求胡耀邦提前在1987年1月下台的借口。邓小平提出,胡是由于政治原因而非个人原因离职的,并提出保留胡一定的领导职务,胡虽然不是党的十三大政治局常委了,但他仍然是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主任,一直到他1989年4月去世。

    随着胡耀邦的离职,赵紫阳立即被任命为党的代理总书记,万里成为代总理,这是八十年代以来邓小平第三次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治运动。然而在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时,在邓的影响下,党内的政治气氛似乎又倾向于改革的观点,这部分原因是由于邓的干涉:因几个月来邓目睹了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对改革产生的消极影响,决定重新发起政治改革运动。十三大召开前的5月份,作为党的学习文件,重新发表了邓小平在1980年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讲话,这预示着即将召开的十三大将以此为指导思想。在十三大上,赵紫阳在报告中陈述了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发展生产力是党的首要任务,而没有直接提及那些有关社会主义的模式和社会主义概念化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