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四
翁同龢多次面奏慈禧太后,汇报案情,指出疑点,面承懿旨,彻查此案。
慈禧太后传谕刑部:批准其奏请,由刑部出面,传谕浙江巡抚对杨案再行详鞫。
案情正在加紧彻查之时,慈禧太后信任翁同龢,又交给他一项新的任务:与醇亲王承办同治皇帝陵寝工程;毓庆宫行走,担任新帝师傅。
浙江地方官员千方百计拖延此事,办事之时,拖泥带水,想敷衍了事,不了了之。
北京许多官员也牵涉其中,更不想将此案翻转过来,也一味地推诿,竭力维持原判。
翁同龢公务再忙,依旧关注着杨乃武案,时常到刑部视事。他的侄子翁曾桂时任刑部主稿,承办杨案的复查事宜。
许多时日过去了,没有结果。
慈禧太后也很关注此案,特地召见翁同龢,问:此案究竟如何?
翁同龢回奏:回皇太后,此案事关逆伦,人命至重,应请饬下巡抚,将案犯、人证一体解京听候复检,自然水落石出!
慈禧太后觉得奇怪,彻查此案,为何如此拖拉?她立下懿旨:将此案所有人犯、人证、承审官等等,全部带到北京刑部,亲自审问,并在北京海光寺,当众对葛品连尸体开棺验尸。
一庄人犯、人证、物证带到北京,由慈禧太后亲自主审。
开棺验尸的结果,葛品连是因病至死,不是中毒身亡!
这场冤案,就此大白于天下。京城、地方正直之士,无不切齿痛恨浙江巡抚杨昌濬、浙江学政胡瑞澜,想生吃其肉!
可是,刑部尚书桑春荣年迈而平庸,还是不想得罪这许多的封疆大员,想从轻处置。大小官员们也从自己的私利出发,不想治陈巡抚、刘知县之罪,特别是刘知县与大学士宝鋆是乡榜同年!
曾以杀安德海闻名的丁宝桢,时任四川总督,这时正在北京。他听说此事之后,认为杨乃武风流成性,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听说这是冤案,已经大白于天下,在朝堂不禁大怒,认为刑部不应该对此案平反,承办此案的地方官员没有失职,主张维持原判。他扬言说:葛品连死了三年,毒消骨白,据此不足以定虚实!
丁宝桢听说刑部要追究浙江巡抚的责任,将他革职,并惩处有关官员,不禁大怒,竟然跑到刑部大堂,咆哮如雷,当面指责桑春荣尚书糊涂,威胁说:如果要翻这个铁案,将来就没有人敢做地方官了!
湖南、湖北籍的在京官员,也持此议,附和维持原判。
经丁宝桢这一惊吓,加上许多大臣的附和,本来就胆小的刑部尚书桑春荣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样,结案的参革之折,一改再改,一拖再拖。
浙江巡抚带重金入京,四处行贿。另一刑部尚书皂保得了厚贿,公开主张不予平反。许多受贿大臣,或者是因同乡、同谊、同年等特殊关系的大臣出面为此案开脱,一时之间,朝野上下,闹得乌烟瘴气。
帝师翁同、夏同善等人上书慈禧太后,明确指出:刑部提审勘验,系奉旨办理。现在,案情既然大白,就应该据实判决。
生性倔犟的帝师夏同善,还特地与翰林院编修钟骏声、国子监司业汪鸣銮等28人,联名合词,赴刑部为杨乃武案鸣冤。
慈禧太后召见翁同,询问杨案的结果。翁同介绍了京师和地方官员对此案的敷衍、拖拉,一再陈奏,认为必须平反。
慈禧太后表示赞同。翁同遂授意御史王昕,上书弹劾浙江巡抚和浙江学政杨、胡等人枉法欺君的行为,称他们肆意妄为,无所顾忌:若此端一开,以后更无顾忌,大臣尚有朋比之势,朝廷不无孤立之忧!伏请严旨查办,以肃纲纪。
慈禧太后对交办的钦定大案,官员们如此拖拉,十分生气。览奏之后,对这些欺君罔上的官僚们越发震怒,下旨彻查严办。最后,翁同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慈禧太后赞同,正式颁发谕旨:自浙江巡抚杨昌濬以下,所有涉案官员,分别情节轻重,给予革职、充军等处分。
史官记载称:居中主持平反者,确为翁叔平。翁之背后,或必有恭邸隐为之助。
慈禧太后觉得,小白菜在这场命案中虽然是冤枉的,但她的行为也存在问题,她怎么能容忍像刘公子和衙役这样的货色一次次的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