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人慈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6页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零六

    众人会集,都很疑惑:皇太后究竟意在何为?

    恭亲王很坦然:你们想想,她现在最想要什么?

    内务府大臣文祥明白了:内务府!

    的确,慈禧太后想要享受,总管内务府大臣是恭王提携的文祥、宝鋆,她要想任意享乐,予取予求,自然一定要把内务府控制在自己手里,她一直就想这么做。

    文祥、宝鋆恍然大悟,为了保全恭王,主动提出辞去内务府大臣之职。慈禧太后非常高兴,当即批复允准。

    众人认为在此僵局之下,恭王应该主动请安。军机大臣曹毓瑛又替恭王草拟了一份请安折,真诚地表示悔罪。此折一上,慈禧太后感觉很惬意。

    20天以后,慈禧太后正式召见恭王。

    仅仅20多天,恭王像是变了一个人:一直保养得很好的白净脸上,满是疲倦之色;一向自信的目光,布满红丝,变得犹豫和惶恐;特别讲究衣着的他,此时没有了光鲜美服,穿的是一身十分发旧的衣服。

    一场风波,往事如梦,一切仿若隔世。

    恭亲王小心翼翼地步入殿廷,恭敬地跪伏请安,不禁放声大哭。

    慈安太后看见六尺大男儿的恭王,如此痛悔,如此委曲,也禁不住满面是泪,一个劲地轻声叫着:恭王,恭王……

    慈禧太后也被眼前的一幕所感染和震惊,她的眼睛也红了,默默地抹泪。

    当天,慈禧太后发布上谕,恢复恭王首席军机之职:

    本日,恭亲王因谢恩召见,伏地痛哭,无以自容。当经面加训诫,该王深自引咎,颇知愧悔。衷怀良用恻然。

    自垂帘以来,特简恭亲王在军机处议政,已历数年,受恩既渥,委任亦专,其与朝廷休戚相关,非在廷诸臣可比。特因位高速谤,稍不自检,既蹈愆尤,所期望于该王者甚厚,斯责备该王不得不严。

    今恭亲王既能领悟此意,改过自新,朝廷于内外臣工用舍进退,本皆廓然大公,毫无成见。况恭亲王为亲信重臣,才堪佐理,朝廷相待,岂肯初终易辙,转令其自耽安逸耶?

    恭亲王着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无庸复议政王名目,以示裁抑!

    其勿忘此日愧悔之心,益矢靖共,力图报称。仍不得意存疑畏,稍涉推诿,以副厚望。

    从此之后,骄傲自负的恭亲王,明白了自己的真正身份,知道自己不过是这个王朝的总管。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在朝政用人行政上,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美国史学家马士,在评述这段历史时说:

    事实上,政变之初,两个当权者的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在谨慎地互相监视着,因为母后皇太后慈安已经绝不想主张她的权威。

    慈禧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行将展示她伟大的执政才能。但是,她是一个女人,而且没有多少经验,所以,她需要只有她的丈夫之弟才能给予她的那种帮助。

    恭亲王清楚地知道,他能够统治这个帝国,并且已经领会到了一个男人的一切优越性。不过,他不是摄政者,最后的决策权不在他的手里。

    因此,这两个人在一起工作,最初是在准平等的基础之上,到后来,当亲王认识到他在国家中的地位之时,他才像主妇和管家一样了。

    免除了议政王头衔的恭亲王,重新开始工作。人们发现,他明显地小心翼翼了,神态、表情更加谨慎,对两宫太后更加趋奉恭敬,真正判若两人。

    史官记述恭王:近来事无巨细,愈加寅畏小心,深自敛抑。

    在恭亲王的主持下,咸丰皇帝的灵柩,顺利地安奉在定陵。

    两宫皇太后厚赏所有有功人员,恭亲王功居首位。

    这一次,恭王变得聪明多了,上书皇太后,以盈满为惧,再三再四固辞,不接受任何封赏。不仅如此,还特地提出:长女封为固伦公主,是宠异逾分,不合符祖制,令人夙夜难安,特地请求收回成命。

    慈禧太后很高兴,表示体念他的诚意,下旨收回成命,撤去其长女固伦公主封号,改封为荣寿公主。

    正在前线督战的曾国藩,惊奇地发现军机处所寄廷谕之中,没有"议政王"三个字的称谓。这位熟悉政局的大臣,立即知道他的靠山恭亲王出了问题:亲王都难以保全,更何况他这样的汉人?他立即修书一封给他四弟曾国荃,让他以身体未痊为由,辞谢征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