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人慈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页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七十一

    醇王是恭亲王的弟弟,醇王福晋就是皇太后兰儿的妹妹。兰儿见到妹妹,将立召恭亲王赴京的意图告诉了她。

    醇亲王福晋觉得这件事太重大,回家之后,干脆叫自己的丈夫醇亲王立即拜见皇太后,问明太后真实意图。

    肃顺借口行宫发现行迹可疑之人,为了后宫的安全,禁止无关人员自由进出。两宫太后的饮食也比以前差远了,慈安太后的亲戚要入宫看望她,也被不知天高地厚的侍卫们拒绝。

    醇王求见,两宫太后立即召见了醇王。

    醇王一入宫,慈安太后就哭着说:醇王啊,肃老六欺负咱孤儿寡母啊!

    醇王皱一下眉头,沉重地说:回太后,这件事,非恭亲王来办不可!

    慈禧太后严肃地说:醇王,你去办。

    醇王回去之后,就把召恭亲王立即赴京之意告诉军机章京,军机章京通过密信朱修伯,转达军机大臣文祥,恭亲王很快就知道了。

    与此同时,慈禧太后为了保险起见,吩咐以密旨传侍卫恒起入宫,让他将密旨转交阻隔在宫外的林嬷嬷,然后交健夫快马加鞭入京,面呈慈安太后亲弟广科,由广科面交恭亲王。

    10

    其实,曾、左之流,当年确实想过谋位自立。

    湖南巡抚骆秉章屡请左宗棠出山,他就是不松口。爱才的骆氏就略施小计:以军需捐纳为由,让左的女婿陶氏捐一笔巨款。陶氏捐不出,被收捕。左为救女婿,快马入城。于是,左只好出山,为国效力。

    为人狂傲的左氏虽为骆巡抚的幕僚,但几乎府中一应军政大事,都是由左氏来处理,以致于人们都说:省署之中,只知有左宗棠,不知有骆秉章!这样,同僚们都称左氏为左都御史。

    左在省府的霸气,在樊燮事件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樊氏是永州镇总兵,是正二品武官。他武功不错,为人很自负。咸丰九年的一天,他入省署办事,按例只向骆巡抚问安,没有向左氏问候。左氏当堂发作,大声辱骂樊氏,两人几乎动武。

    樊燮十分生气,堂堂二品武官,竟然被一幕僚欺辱!他就上奏湖广总督官文。官文袒护樊氏,上书咸丰皇帝,称省署骆氏以劣幕把持湖南!皇帝对官文很信任,立即下旨查办,明确指示:就地正法!

    一石激起千层浪。京师、湖广之地,为之震动。朝野精干大臣胡林翼、曾国藩、郭嵩焘和后起之秀的肃顺等,都出面为左氏说情。最后,南书房大臣潘祖荫也上书皇帝,详细叙述左氏的功绩,极言其在两湖三江的崇高地位,说由于他在骆府六年,有运筹之功,才使得湖南四境安宁。

    潘祖荫说一句掷地千金的话,震动了皇帝: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京师和朝野引起这么大的震动,让咸丰皇帝有些吃惊,一时竟然目瞪口呆。于是,咸丰不仅不加罪于左氏,反而亲自拟旨,朱批:左宗棠以四品京堂,随曾国藩襄办军务。

    同时,圣旨下达:将樊燮革职拿问。

    咸丰皇帝的"就地正法",一下子惊醒了梦中人!这些汉人中的精英,一下子明白了,他们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他们个个感到心寒。曾国藩感慨,胡林翼觉得气愤,左宗棠认为太不把汉人当人看!左、胡于是前往曾氏大营秘谋起事,共谋20多日,日夜商讨对策,许多天都是3人密谈。

    左氏后人的记录中揭开了这个秘密:他们3人,确实是谋夺皇位!

    动议之人是胡林翼。

    胡氏说:满清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已经不能继续统治了;太平天国自天京内讧之后,败局已定。湘军气势如虹,如日中天,一旦打败太平军,必定成为清廷心腹之患!曾国藩是湘军领袖,自然就是众矢之敌。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

    曾国藩摇头。

    胡林翼慷慨激昂而沉痛地说:天下糜烂,岂能安坐而事礼让?当以吾一身而任天下之谤!

    曾国藩还是摇头。

    胡的幕僚通判韩超进一步献计说:东南糜烂,畿辅垂危,则豫鲁之能否维持,所不可必矣!若秦、陇、楚、蜀联成一片,地亦不狭,力殊有余。自古分据之局,未或久远!未知尊意及诸君,以为若何?

    曾国藩不点头,左宗棠不接话,密谋无果而终。

    胡林翼虽然很有胆识,可是,他的势力不如曾国藩,才气不如左宗棠,精力不如李鸿章。他的身体极差,经常咳血,他知道自己无力担此重任。

    曾国藩是最好的人选,然而,他太忠君爱国,克己复礼!他不会出头起事。

    退其次就是才干出众的左宗棠,可惜,左氏的力量又远远不够!如果,左氏得曾国藩和自己相辅,必成大事!

    胡林翼内心痛苦,就给好友、湖南籍的皇帝侍读郭嵩焘写信:(左)季公得林翼与涤丈(曾国藩)左右辅翼,必成大功!

    咸丰皇帝病死,皇子载淳即皇帝位。

    强大的湘军,在曾国藩的调度下,攻克了重镇安庆。曾国藩踌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