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304页;《庭闻录》,卷3。
如何处置永历,毫无疑问,三桂个人不敢也不能自作主张。处置永历是一件要事,必须由朝廷来决定,他只能执行。奇怪的是,清朝官方史书对此重要问题却没有记载,只有个别史书仅记:“仁皇帝(圣祖)命恩免献俘。”《小腆纪年附考》,卷20,21页。照清朝以往的做法,凡俘获或投诚的明宗室人员,一律解送北京,给予适当安置。目的是防止明朝的这些后裔留在地方为反清势力所利用,煽惑闹事。只有坚持明朝立场,与它为敌的,一经擒获,无不就地正法处决。清兵进关后,收降了不少宗室人员,也处死了一大批。其中,清对明宗室至关重要的人物是不会轻易放过的。清入北京后,有“朱三太子”案,出现了真伪太子,这使朝廷很不安。如果崇祯帝的太子真的还在,对它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此,它以假冒太子之罪名,把已被认出的太子也给杀了。至今,此事成了难解之谜。清兵下江南,破弘光政权,把立为皇帝的福王杀了。隆武政权的唐王朱聿键兵败被擒,没有解往北京,也是就地汀州(福建长汀)处死。永历政权的皇帝朱由榔维持时间最长,在云贵达十四年之久,颇得人心。现在已被擒获,留此人物,已属无益,可能还给刚刚立足的清政权造成威胁。根据它以往的政策,可知清朝统治集团不会对永历实行特赦的。但此时形势与擒福王、唐王时有所不同。在消灭了这两个政权后,永历已远逃缅甸,大陆形势趋于稳定,而一经把他擒获,危险消除,为了笼络人心,留下永历一条命,也是可能的。尽管官方史书不载清朝对永历及亲属的处置意见,并不能说它没有做出相应的决定。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也许清朝统治集团感到屠杀手无寸铁,又无缚鸡之力的永历母子不是什么光彩之事,因此,在它所修的所有官方史书包括《实录》中,有意回避,漏载此事,只记擒获永历及其亲属,绝笔不提朝廷的处置意见,亦不书永历死事。《清圣祖实录》,卷6、(蒋氏)《东华录》等书,在康熙元年二至四月记事条下,均失载。连私家著述的某些书,似为避讳,亦不载。实际上,决定永历命运的,还是吴三桂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