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吴三桂大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中 清初藩王 二、汉中战守(3)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二、汉中战守(3)

    在陕西的抗清势力中,不全是农民军的余部,其中有的是故明宗室起兵反清;有的是故明遗臣士大夫不愿归服清朝而组织当地民众抗清;有的原为明将吏,降清后复叛;有的原为农民军将官,先降明,再降清,复举兵叛清;也有的原为明官,先降农民军,及至农民军失败,又转向清朝,为时不久,又趁机为乱。如姜瓖就是一个典型。所有这些抗清活动,给清朝一定的打击,逼使清朝改变某些压迫政策,但从根本上说,已失去了意义,尤其是某些人反复无常,完全以一己利益之得失为转移,既无气节可言,也无积极意义可赞许。一次次的战斗,反反复复的用兵,已使陕西和其他地区的生产和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平民百姓无谓流血牺牲,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只不过成了某些政治集团获取个人私利的牺牲品。至于一些人趁混乱,拉起旗号,打家劫舍,为害更大。因此,吴三桂在陕西的军事活动,虽说屠杀了不少叛军,使他们遭到重大牺牲,但从大局来考虑,也是势所必然。

    到顺治七年(1650年),陕西的战事迅速减少,这反映在清官方档案《实录》的记载也很少见。这一年,只有两次记录了三桂的军事活动。一次是在五月,据三桂报告,保德州(山西保德)的兵民,以崔耀为首,活捉所谓“定国公”牛化麟,并把他处死,然后开城投降。三桂将其中接受官职的217人都处死。《清世祖实录》,卷49,7页。三桂于去年冬已开始围城,直至此时才得保德州,算起来,围攻此城已达半年以上。恢复府谷县(陕西府谷)就更晚了,迟至十一月初才见报道,这就是他的第二次军事活动记录。据此推算,其收复时间约在九月、十月间。从三桂的报告来看,清兵经过长时间的围困之后,发动猛攻,才攻下府谷县,以“经略”高友才为首的将官300余人都被处死,全歼兵士1000余人,活捉投降叛军的原榆林道孙士宁、副将贾梧、游击季鼎。三桂执生杀大权,对此类反复无常的人决不宽容,当即下令就地处决。对先降的人则不杀,保留原职。“总兵”郝自法已受三桂招降,得到宽大处理。《清世祖实录》,卷51,5页。次年即顺治八年正月,三桂与李国翰率部离开府谷,返汉中。《明清史料》丙编第9本,862页。

    驻陕西的封疆大吏,几乎都是汉官汉将,从巡按到巡抚,到总督;从总兵官到驻防军的统帅,无不由勇冠三军的骁将担任。如陕西巡按卢传、巡抚黄尔性、陕西宁夏总兵刘芳名、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再加上镇守汉中的平西王吴三桂和他的辽兵,以及“平西将军”李国翰,都是能谋能战的人物。他们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终于把难以对付的陕甘地区的抗清力量镇压下去。到顺治八年底,陕西“一切巨寇俱已歼灭殆尽”《明清史料》丙编第8本,798页……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驻陕十年,“破灭群盗,降其胁从”,前后共达176000余人。《清史稿·孟乔芳传》,卷237,9479页。而三桂到陕西近两年,剿抚也达四五万人。只有偏远的山区,还藏有小股武装,“不时出没,劫掠乡村”,已构不成大患。《明清史料》丙编第8本,798页。陕西的局势恢复正常,得以安定下来。

    这时,朝廷发生重大变化,操皇帝实权的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于顺治七年十二月病死于内蒙古喀喇城。《清世祖实录》,卷51,10页。自入关七年来,他选将命官,四出讨伐,击败李自成、张献忠及南明的弘光、隆武两政权,遂成一统之业。他去世前夕,全国形势日趋稳定。他重用吴三桂等四王及续顺公,为实现他的政治目标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他个人的声望、地位已达巅峰。清朝的事业也是百废待兴,有赖他继续发挥指导作用。他的突然去世,自然给尚未成年的顺治帝带来很大的悲痛;赖其提携的三桂,不能不对前程有些考虑。不过,三桂估计不会因多尔衮的死对他们的地位有何影响。可是,当朝廷内外正悼念多尔衮时,又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变:多尔衮被人告犯有种种“逆谋”之罪,顺治翻然改变态度,将其“所得封典,悉行追夺”,他的罪状布告天下,通国皆知。《清世祖实录》,卷53,21~24页。这是顺治八年二月的事,距多尔衮死还不到两个月!接着,凡与多尔衮同属一伙、为其重用的重臣、亲信,如大学士刚林、祁光格等被判死刑,他们的家属,凡任职的,随之而丢官。还涉连一批人被革职、免职、受罚,连忠心耿耿的范文程也未能幸免,好在犯过尚轻,给予革职留任、以观后效的处分。《清世祖实录》,卷54,21~25页。

    政治角逐场上,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变化,三桂的心情是不会那么平静的。因为他跟多尔衮的关系一直很密切,他降清时,首先就跟此人谈判定盟。以后,在他的提携下,三桂青云直上。如果说,多尔衮的死,没有给他带来惊动的话,那么,朝廷处置死后的多尔衮一事,已使他不能安坐于席了。他当然有理由担心自己会受到牵连。

    四月间,三桂突然写了一份奏报,驰送北京,要求“入觐”,朝见皇帝。除了诉说自己眷念皇帝的心情,表达要见皇帝的愿望,在思想深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