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吴三桂大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上 明末悍将 九、徘徊关上(4)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九、徘徊关上(4)

    三桂返回关城后,决心征讨李自成。他陈兵演武场,举行阅兵誓师,激励将士的战斗意志。他的兵力,已达五万人《临榆县志》载佘一元诗:“关辽五万众,庚际呼如何”。又,程儒珍《关门举义诸公记》云:“甲申四月,吴三桂奉召入援,兵五万,号十五万。”佘、程两人均是当时人,为其亲见,故言吴军五万可信……在他的激励下,这支数目可观的战斗部队,已显示出一股敢战勇斗的气势。三桂的这一举动,博得了当地士绅的欢心,他们“饷以牛酒”慰劳吴军。有诗为证:

    一朝忽下令,

    南郊大阅兵。

    飞骑唤吾侪,

    偕来予参评。

    壮士贯甲胄,

    健儿拥旆旌。

    将军据高座,

    貔貅列环营。

    相见申大义,

    誓与仇雠争。

    目前缺犒赏,

    烦为一赞成。《临榆县志》,卷9,《舆地编·纪事》4。

    三桂得意地问他们:“我兵何如?”众乡绅们都说:“真天兵也!”又问:“可杀李贼否?”这时,大家把目光移向了李自成派来的两名使臣,一个叫李甲,官巡抚;一个叫陈乙,官兵备道。李、陈是来劝降的,到这时,尚未离开吴营。他们俩虽觉得气氛不对头,料吴三桂也不敢把他们怎么样。当三桂问乡绅们:“可杀李贼否?”众乡绅以李、陈在座而不敢答,他出其不意下达命令:立斩李甲,割下首级祭旗;割下陈乙两耳,放他回京,让他传话说:“令李贼自送头来!”孙旭:《平吴录》。参见佘一元:《山海关志》。三桂的这番勇气和魄力,赢得了一军的赞叹:“吾帅忠孝人也!”《甲申传信录》,卷8,144页。

    三桂同李自成彻底决裂,给父亲吴襄写了一封绝情的信,其文曰:

    不肖男三桂泣血百拜,上父亲大人膝下:儿以父荫,熟闻义训,得待罪戎行,日夜励志,冀得一当以酬圣眷。属边警方急,宁远巨镇为国门户,沦陷几尽。儿方力图恢复,以为李贼猖獗,不久便当扑灭,恐往复道路,两失事机,故暂羁时日。不意我国无人,望风而靡。吾父督理御营,势非小弱,巍巍百雉,何致一、二日内便已失坠?使儿卷甲赴关,事己后期,可悲可恨!

    侧闻圣主晏驾,臣民戮辱,不胜眦裂!犹忆吾父素负忠义,大势虽去,犹当奋椎一击,誓不俱生。不则刎颈阙下,以殉国难,使儿素绱号恸,仗甲复仇;不济则以死继之,岂非忠孝媲美乎!何乃隐忍偷生,甘心非义,既无孝宽御寇之才,复愧平原骂贼之勇。夫元直荏苒,为母罪人;王陵、赵苞二公,并著英烈。我父唶宿将,矫矫王臣,反愧巾帼女子。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请自今日。父不早图,贼虽置父鼎俎之旁以诱三桂不顾也。男三桂再百拜。《明季北略》,卷20,369~370页;参见《流寇志》,卷11,176页。其他各书所记,仅个别文字有差异,内容相同。又,三桂写此信时间,史籍多不载,有的记载含混或不确。如《国榷》,卷100、《平寇志》,卷10均载三桂写信为三月二十九日,而载吴襄致三桂的信为三月二十七日(乙卯)。父子来往通信仅两日之隔,计北京至山海关为七百里,当时无论如何两天不能往返。故三桂绝父之信当在拒降袭山海关之后,即《明季北略》所记,应是四月四日写信,四日(丙寅)自成得信,一怒而兴兵致讨。此说近似。

    吴三桂的这封信,明里是针对父亲,实则也是针对李自成、牛金星等农民军领袖而写的。他直斥父亲隐忍偷生投降,对他训以非义,断然表示拒绝,并宣布自写信之日即与父亲断绝关系,即使李自成将父亲置于油锅或菜板之上,他也毫不动心,义无反顾。这封信不仅与父诀别,而且也是同农民军的彻底决裂。三桂是在感情激动的情况下倾注了他的全部心声,悲壮慷慨,气冲霄汉,读来有撼人心肺的气势。

    四月六日,李自成刚刚得到他的使臣被三桂处死的消息,十分震惊,转而大怒,余怒未息,九日又得三桂绝父的信,当即“徘惶失据”《国榷》,卷100,6065页……他感到事态严重,便责备刘宗敏不该拷掠吴襄,为了补救失误,悄悄地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还宴请他,“厚加抚慰”,以示笼络。《甲申传信录》,卷8,140页;吴伟业:《鹿樵纪闻》,“西平乞师”,卷下,216页。但为时已晚,连回旋的余地也没有了。这时,不断传来吴三桂募兵备战“讨贼”的消息。李自成别无选择,招降不成,只有兴兵致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