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的天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部分 第九十二节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文化了。不行,你这个小兔崽子的名字该由我来取,不然我就吃亏了。”

    张普景说:“怎么敢说你没文化?你不是说过嘛,东方闻音给你的评价是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知识,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素质,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前途。再加上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连孙子兵法都讲得头头是道了,谁还敢讲你没文化啊?”

    梁必达哈哈大笑:“那好,你这孩子的名字我取,叫张原则。”

    张普景不痛快了,脸色极其难看:“老梁,你人前人后叫我张克思,有挖苦的意思,我不屑于跟你争论,张克思就张克思吧,你挖苦不倒我。我这可是个女儿,一个女孩子,叫张原则像个什么样子?”

    梁必达不慌不忙,把放在桌子上的五粮液笃了笃,说:“你这个人,真是没气量,我是来给孩子取名的,不是来跟你磨牙的,你火什么火?我喊你张克思是抬举你,我喊你张汉奸你干吗?再说,你不也是喊我梁大拿吗?比起梁大拿,张克思总要高尚些吧?我且问你,我拿了你什么了?”

    张普景一想,梁必达的话乍听起来倒像有些道理,但却实实在在是强词夺理。至于说拿了什么,你梁必达心里还不明白?党委书记的角色都叫你拿去了,一拿就是十几年,还不够吗?可是这话显然不是这个时候可以说的。

    张普景说:“好好好,不跟你吵。但是,我的女儿不能叫张原则,这简直是对我的进一步挖苦。你要不是来捣蛋的,就动动脑筋取个像样的。”

    梁必达说:“我是动过脑筋来的,就叫张原则。我要是故意捣蛋挖苦你,我是王八蛋。”

    张普景见梁必达又变成了梁大牙,胡搅蛮缠,觉得为这个事伤了面子不好,就退了一步,说:“也难得你这个师长叔叔如此重视犬女,这样好不好,中庸一下,就叫张原行不行?”

    梁必达也意识到刚才的玩笑有弄假成真的危险,两个人本来关系微妙,近来好不容易有了缓解,分寸还是要把握好,于是借坡下驴,也退了一步,说:“那好,你们叫她张原,我还是叫她张原则。等孩子大了,让她自己选择。”

    张普景想了想,觉得此法可行,就同意了。如此看来,关系还是融洽的。

    二师驻地在中原某市,营房是原先苏联人为国民党军设计的,军官住宅高大宽敞,师长和政委共住一幢房子”但从中间隔开,每家一个独立小院,梁家居东,张家在西,各占地二百多平米,院子里还有菜地。

    搬进新居之初,梁必达发现过于空旷,也过于清冷,便同张普景商量,把中间的那堵墙打开,就像后来样板戏里唱的那样,拆了墙就是一家了。

    张普景一眼就看穿了梁必达的阴谋,因为安雪梅在军队医院当领导,忙得要死,又不会调剂生活,而张普景的夫人汪成华是个家庭妇女,相对轻闲、,而且做得一手好菜,梁必达便常常到张普景家“检查伙食”,嫌绕路敲门喊门不方便,所以要“两家并成一家”。

    张普景说:“你少来这一套,要是感情深,墙不打开也是一家。你狗日的荆恒计我,并成一家你交不交伙食费?我缠不过你,坚决不同意把墙打开。”

    但是张普景坚决不同意没用。

    这次虽然没有达成协议,但梁必达断无半途而废的习惯。

    有一次张普景下部队几天,回来一看,中间的那道墙还是让工兵连给打通了,还造了个小圆门。张普景气不打一处来,他在这边骂,梁必达在那边笑,也不还口,可是,墙被打开的事实却是不好更改的了。

    以后有了孩子,张普景才发现梁必达这狗日的果然阴险,有长远眼光。 

    那时候幼儿园还没有建起来,在当时的政治气候里又不敢请保姆。白天上班,梁必达便唆使孩子钻洞,“到西院去,汪阿姨会讲故事。”孩子们自然欢天喜地了。第一回,张普景就警觉起来了——这个头不能开,于是亲自把两个小东西往东院驱赶,但是赶到东院,里面一个人都没有了,两口子都上班去了,只好又领回家,交给自己的老婆。

    这以后就坏了,形成了惯例,每天上班,孩子准时钻洞过来,赶都赶不走,再说老婆也不让赶了,说这些小猫小狗的,带一个两个是带,带二个四个也是带——带出感情了,以致后来幼儿园建好之后,梁大耳朵和东方红放学回来,还是先到两院,跟成华阿姨撒足了娇,跟张普景的两个孩子张文韬和张原则一起撒足了野,在张家吃过了晚饭,这才磨磨蹭蹭地钻洞回家——这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在十二岁以前,不是特殊情况,梁尚武和东方红很少在自己的家星吃过晚饭,因为梁家的晚饭没有张家的晚饭香。

    有一次开一个军民关系方面的会议,驻地市里来了几个记者,会前会后拍了许多照片。此后不久的一天,张普景到东院找梁必达有事,一进客厅,便看见偌大的一面墙上新悬挂上了许多镜框,上面的照片都是趾高气扬的梁必达。倒是有一张是和张普景的合影,但张普景一看就火了。

    在那张照片上,张普景显得无比矮小,脑袋跟梁必达的胸脯一个水平,正仰起头跟梁必达一本正经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