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格》以阶易官,杂取唐及国朝旧制,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仕郎,定为二十四阶,崇宁初,因刑部尚书邓洵武请,又换选人七阶。大观初又增宣奉、正奉、中奉、奉直等阶。政和末,又改从政、修职、迪功,而寄禄之格始备。自开府至迪功凡三十七阶。
新官
旧官
开府仪同三司
使相谓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或同平章事
特进
左、右仆射
金紫光禄大夫
吏部尚书
银青光禄大夫
五曹尚书
光禄大夫
左、右丞
宣奉大夫大观新置。
正奉大夫大观新置。
正议大夫
六曹侍郎
通奉大夫大观新置。
通议大夫
给事中
太中大夫
右、右谏议大夫
中大夫
秘书监
中奉大夫大观新置。
中散大夫
光禄卿至少府监
朝议大夫
太常卿、少卿,左、右司郎中
奉直大夫大观新置。
朝请大夫
前行郎中
朝散大夫
中行郎中
朝奉大夫
后行郎中
朝请郎
前行员外郎,侍御史
朝散郎
中行员外郎,起居舍人
朝奉郎
后行员外郎,左、右司谏
承议郎
左、右正言,太常、国子博士
奉议郎
太常、秘书、殿中丞,著作郎
通直郎
太子中允、赞善大夫、洗马
宣教郎
著作佐郎,大理寺丞
元丰本“宣德”,政和避宣德门改。
宣义郎
光禄卫尉寺、将作监丞
承事郎
大理评事
承奉郎
太祝,奉礼郎
承务郎
校书郎,正字,将作监主簿
承直郎
留守、节察判官
儒林郎
节察掌书记、支使,防、团判官
文林郎
留守、节察推官,军、监判官
从事郎承直至此四阶,并崇宁初换。
防、团推官,监判官
从政郎崇宁通仕,政和再换。
录事参军,县令
修职郎崇宁登仕,政和再换。
知录事参军,知县令
迪功郎崇宁将仕,政和再换。
军巡判官,司理,司法,司户,主簿、尉
国朝武选,自内客省至合门使、副为横班,自皇城至供备库使为诸司正使,副为诸司副使,自内殿承制至三班借职为使臣,元丰未及更,政和二年,乃诏易以新名,正使为大夫,副使为郎,横班十二阶使、副亦然。六年,及增置宣正、履正、协忠、翊卫、亲卫大夫郎,凡十阶,通为横班。自太尉至下班祗应,凡五十二阶。
新官
旧官
太尉政和新置,以太尉本秦之主兵官、遂定为武阶之首。
通侍大夫
内客省使
正侍大夫
延福宫使
宣正大夫
履正大夫
协忠大夫并政和新置。
中侍大夫
景福殿使
中亮大夫
客省使
中卫大夫
引进使
翊卫大夫
亲卫大夫
拱卫大夫并政和增置。
左武大夫
东上合门使
右武大夫
西上合门使
正侍郎
宣正郎
履正郎
协忠郎
中侍郎并政和增置。
中亮郎
客省副使
中卫郎
引进副使
翊卫郎
拱卫郎并政和增置。
左武郎
东上合门副使
右武郎
西上合门副使
武功大夫
皇城使
武德大夫
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
武显大夫
左藏库、东西作坊使
武节大夫
庄宅、六宅、文思使
武略大夫
内园、洛苑、如京、崇仪使
武经大夫
西京左藏库使
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