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大驾卤簿并宣和增减小驾附
政和大驾卤簿。像六,分左右。次六引:开封令、开封牧、大司乐、少傅、御史大夫、兵部尚书。各用本品卤簿。
次金吾纛、槊。左右皂纛各六,执、托各一人,丝斥四人。
押衙四人,并骑。
犦槊八,执各一人。
本卫上将军、将军各四人,本卫大将军二人,并骑。
犦槊四,夹大将军。执各一人,夹二人,并骑。
法驾,犦槊减二,本卫上将军、将军各减二人。
次朱雀旗队。并骑。
金吾卫折冲都尉一人引队,犦槊二,夹都尉;执旗一人,引、夹各二人。凡仗内引、夹、执人数准此。
弩四,弓矢十六,槊二十,左右金吾卫果毅都尉二人押队。法驾,弩减二,弓矢减六,槊减八。宣和,引队改天武都指挥使,押队改天武指挥使。
次龙旗队。大将军一员检校,骑;引旗十二人,并骑。
风伯、雨师、雷公、电母旗各一,五星旗五,左、右摄提旗二,北斗旗一,护旗十二人,副竿二。执人并骑。
法驾,引旗、护旗人各减四。宣和,检校改左右卫大将军,雷公、电母旗去“公”、“母”二字。
次指南、记里鼓车各一,驾马各四,驾士各三十人,白鹭、鸾旗、崇德、皮轩车各一,驾士各十八人。法驾,无白鹭、崇德车。宣和,有青旌、青雀、鸣鸢、飞鸿、虎皮、貔貅六车,在记里鼓之下、崇德之前;减白鹭、鸾旗、皮轩三车,驾士之数如前。
次金吾引驾,骑;本卫果毅都尉二人,仪刀、弩、弓矢、槊各减二。宣和,改都尉为神勇都指挥使。
次大晟府前部鼓吹。令二人,府史四人,管押指挥使一人,□鼓、金钲各十二,帅兵官八人领。
大鼓一百二十,帅兵官二十人领。
长鸣一百二十,帅兵官六人领。
铙鼓十二,帅兵官四人领。
歌工、拱宸管、箫、茄各二十四,大横吹一百二十,帅兵官十人领。
节鼓二,笛、箫、觱篥、笳、桃皮觱篥各二十四;□鼓、金钲各十二,帅兵官四人领。
小鼓、中鸣各一百二十,帅兵官八人领。
羽葆鼓十二,帅兵官四人领。
歌工、拱宸管、箫、笳各二十四。法驾,前后□鼓、金钲各减四,大鼓减四十,长鸣减四十,铙鼓减四,拱宸管后箫、笳各减八,大横吹减四十,节鼓后笛、箫、觱篥、笳、桃皮觱篥各减八,小鼓、中鸣各减四十,羽葆鼓减四,最后箫、笳各减八,帅兵共减十八人。
次太史相风、行漏等舆。太史令及令史各一人,并骑。
相风乌舆一。舆士四人。
交龙钲、鼓各一,舆士各六人。
司辰、典士各一人,并骑。漏刻生四人,鼓楼、钟楼、行漏舆各一,舆士各一百人。太史正一人,清道二人,十二神舆一。舆士十四人。
法驾,行漏舆一,舆士各十四人。
神舆一,舆士多大驾二人。
宣和,鼓、钟楼并改为舆,太史正前有捧日副指挥使二人,捧日节级十人,神舆舆士增十。
次持钑前队。左右武卫果毅都尉二人引队,左右武卫校尉二人。绛引幡一,丝斥二人。
左右有金节十二,执人并骑。
罕、毕各一,朱雀幢、叉、导盖,青龙、白虎幢各一,叉三。执人并骑。
称长一人,钑戟二百八十八,左右武卫将军二人检校,左右武卫校尉四人押队。法驾,金节减四,钑戟减七十二。宣和,引队改骁骑都指挥使,武卫校尉改骁骑军使,增朱雀旗后之叉一,去龙虎旗后之叉三,检校改用左右骁骑将军。
次黄麾幡一。执一人,骑;丝斥二人。
法驾,前有殿中侍御史二员。次六军仪仗。左右神武军、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各有统军二员,都头二人羽林又有节级二人。
押仗,本军旗各一,排阑旗各二十分夹,吏兵、力士旗各五,掩尾天马旗二,羽林有赤豹、黄熊旗,龙武有龙君、虎君旗各一。
白柯枪五十,哥舒棒十,镫仗八。法驾,神武军减排阑旗十,羽林、龙武军各减四,吏兵、力士旗各减一。宣和,统军改军将,神武军旗改熊虎,排阑旗改平列,哥舒棒改戈戟,镫杖改矛戟,羽林队无节级,黄熊旗改黄罴,龙武旗改熊虎。
次引驾旗。天王旗二,排仗通直官二人押旗,十二辰旗各一。法驾,同。次龙墀旗。天下太平旗一,排仗大将二人夹旗,五方龙旗各一,金鸾、金凤旗各一,师子旗二,君王万岁旗一,日、月旗各一。法驾,减鸾、凤、师子旗。次御马二十四。控马每匹天武二人,御马直二人,为十二重。法驾,减八,为八重。宣和,御马直改为习驭。次中道队。大将军一员检校。法驾,同。宣和,大将军改为左右骁卫大将军。次日月合璧旗一,苣文旗二,五星连珠旗一,祥云旗二,长寿幢二。宣和,苣文改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