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变成“传位于皇于四子”,就不通了,还有第三,当时传位的诏书是满汉两种,满文和汉文两种,汉文你说把“十”字改成“于”字也还有一点意思,那你把满文改了就没法改了。根据这三点理由呢,就说康熙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不成立。这是一点说明。还有一点说明,就是《玉牒》改名的说法,就说原来《玉牒》,雍正叫胤禛,他的同胞的弟弟叫皇十四子,叫胤禎,上面那个禛是雍正的名字,一个“礻”一个真正的“真”,下面是他十四弟胤禎,这个字念“禎”,也念“禎”。这两个字字形相似,读音也相似,所以一种意见就说康熙传位的时候,是传给胤禛的,他们俩差不多,康熙就传位给他了,这时候胤禎皇十四子不在北京,抚远大将军在外呀,雍正就做了皇帝了,那这两个字差不多,雍正就让他的弟弟改名字,这个事情我们不深究,但是这个事情也不能证明是雍正篡了他弟弟的位置,不能证明这一点。
所以这282年一来,几种意见交错,互不相让,谁也不服。不能一定于一尊,还有第三种意见,就是无诏夺位说,第一是遗诏继位说。第二是改诏篡位说,第三无诏夺位说就是那一种意见说是有康熙的诏书,那一种意见说康熙那个遗诏是篡改的,是假的,是伪造的。说真的,第一历史档案馆有,有遗诏的档案,但是疑点百出,很多漏洞。你说篡改了,似乎也拿不出非常有利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所以就产生了第三种意见,就是无诏夺位说。就是康熙死之前,很难说,明确有遗诏,没有明确,那么这个皇位谁继承呢?也没有明确,那兄弟之间争夺,当时主要是十二个儿子,从老大到老十四,中间故去了两个,还有十二个人,十二个皇子之间在争夺皇位,强胜弱败,优胜劣汰。雍亲王在他兄弟35个之间,经过长期的斗争,最后夺取了皇位。怎么算合法?怎么算不合法?都是他们兄弟之间的事,谁做了皇帝,对他兄弟这个集团可能有利,另外一个集团可能不利,但是,对于整个满族来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对于历史发展来说,主要看谁做了皇帝之后,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是评判历史人物的主要的标准。但是282年以来,这个问题可以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做出一个大家一致认可的结论。所以雍正问题到现在还是一个历史的疑案,但是,雍正继位的疑案并没有因为他继位,这个问题就结束了,所以雍正继位之后,雍正继位的疑案还继续有余波。
公元1723年,雍正登极,然而,关于雍正继位疑案却余波不断。雍正登上皇帝宝座之前和之后,在对兄弟和近臣的态度上,表现出两种性格,两张面孔和两副心肠。正是这种变化,使得后人认为他得位不正。为此,雍正编纂了《大义觉迷录》一书,颁行天下,对自己篡夺皇位的种种传说进行辩解。然而,事与愿违,弄巧成拙,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却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生动曲折的历史故事。
雍正从继位到去世,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谜案。因此他也倍受后世关注。然而除了继位和死因之谜困扰后世之外,雍正皇帝的勤政却应该为世人所称道。
雍正是一位改革型的皇帝,他在位十三年锐意拓新,改革除弊。使他在康雍乾三朝,承前启后,名垂史册。作为一个政治家,勤政是他区别于其他帝王的一个显著特征;选储,则是雍正留给清代的一份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雍正继位之后,野史笔记民间传说沸沸扬扬,雍正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他组织了御用文人亲自审定,写了《大义觉迷录》。在《大义觉迷录》中,说雍正,有十项罪恶,这就是“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好谀、任佞”,雍正在《大义觉迷录》里面做回答。其实雍正自以为聪明,结果做了一件傻事,这就叫做欲盖弥彰,愈描愈黑。
第一:雍正逼父,传说康熙病重的时候,雍正给他父亲敬了一碗人参汤,把他父亲给毒死了。经过学者的研究,认为康熙他是深通医道,对医学和药学很有研究。康熙曾经明确说过:这个人参对北方人不是很相宜,所以他平常也很少吃人参。那么雍正向他父亲敬一碗人参汤,本来他父亲不喜欢喝人参,他怎么来表示孝心?另外敬一碗有毒的人参汤,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敬得上的,还有人试药,所以雍正用人参汤把他父亲毒死,这种说法靠不住。
第二:逼母,雍正的母亲生了三个儿子,老大皇四子就是胤禛,老十四,还有一个儿子早死了。所以雍正的一母同胞就是他们俩,他和皇十四子。那他这个弟弟在他父亲死了之后,要求来奔丧不让进城,不让给他父亲祭奠,把他发到遵化景陵守陵,这就不通情达理。他还把这个弟弟皇十四弟囚禁在景山寿皇殿,他母亲要去看他这个弟弟,雍正不同意,传说,他母亲一气之下,撞在铁柱子上撞死了。我想他母亲撞死没有历史记载,但是他母亲为这个事情生气,再加上其他原因就死了。雍正逼母对他母亲是有一点逼,对他母亲“孝”可以肯定说是不够的。
弑兄,弑杀的“弑”,“弑兄屠弟”。我们看一看,皇长子本来已经是“死老虎”了,已经囚起了,雍正对他还没有宽大为怀,不久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