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警笛长鸣一声而来,“轰——”警车呼啸一声而去。秦晓赶紧躲藏在墙角后面,探着脑袋向外边观看起来。他仔细观望着警车的后车窗,发现里面好象有个熟悉的人头影。啊!车里坐的不正是弟弟秦旭吗?他被抓走了,我还这里傻看什么?
话说尼古拉.施威妮老修女带着小妙常走出教堂以后,马上向她介绍起这座西洋教堂的历史来。原来,这座西洋教堂是在1835年由英国人建立的。当时基督教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麦杜斯”,远渡重洋来到上海讲经布道,研究中国儒家学说。1843年又在上海占地30多亩,建立出版机构印书馆和西洋教堂。后来这些地方的私宅建筑,成为上海有名的“麦家圈”。这座哥特式教堂则以蛮族的粗犷奔放、灵巧的力量体现教会的神圣精神。它直升的线条,奇突的空间推移,透过彩色玻璃窗色彩斑斓的光线和各式各样轻巧玲珑的雕刻装饰,造成了“非人间”的境界,给人以恐惧神秘感。有人说罗马建筑是地上宫殿,哥特建筑则是天堂的神宫。哥特式教堂结构变化,造成一种火焰式的冲力,把人们的意念带向“天国”,成功地体现了宗教观念,人们的视觉和情绪上随着向上升华的尖塔,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从审美的层面看,哥特式建筑表现出人的意念冲动,它不再是纯粹的宗教建筑物。而是城市的文化标志,标明在黑暗中获得有限的自由。与哥特建筑一起产生的是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这种画也成为信徒们的圣经。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天堂,各式圣者登上了色彩绚丽的玻璃窗,酷似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当人们走近教堂,不仅产生对天国神幻感,也产生装饰美感。哥特式雕塑是教堂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它的人物形象开始保持独立空间地位。追求立体造型,追求自然生动的塑造,使人感到是实在的人体。雕像不再是人的外形的模似,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了。哥特式建筑多采用圆雕的高浮雕。哥特式艺术遍布欧洲,也逐渐延伸到了中国,因此也称国际哥特式风格。而中国的哥特式艺术,意味着西方文艺复兴的到来。而尼古拉.施威妮修女,则是在时隔100年之后,也就是1935年才来到上海这座西洋教堂。西洋传教士结合中国本土文化的儒、释、道家学说,并且融入西洋文化思想。这种东、西方文化交流,也就是“海派文化”的雏形。1949年底,神甫和传教士都回国了,只留下尼古拉.施威妮在这里。
尼古拉.施威妮老修女说起自己的身世经历,也悲郁地流泪说:“我这个外国修女,也跟中国的尼姑一样啊!你知道吗?我小时候也是个私生女啊,也同样是被父母抛弃在西洋教堂里。不管怎样,你还有希望找到母亲,而我却永远见不到母亲了!你想想看,我们都是被父母抛弃的,可是谁不想在有生之年见上母亲一面?能亲身体验血缘关系中的母爱亲情?对母亲的亲情感念表达,是人类出于天性的表现。千百年来,人们对母爱倾注了极大关注,以各种方式礼赞她、讴歌她。中国古代孟郊的《游子吟》,唱出了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西洋人也不例外,《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子复仇时犹豫未决,也是与母子亲情大有关系。后来弗洛伊德也用‘恋母情结’来解释母子亲情,我们怎么能不怀念自己的母亲呢?不管怎么说,母爱亲情是永恒的,也是不可磨灭的主题。这种血缘联结的纽带,是天性决定的。血总是浓于水,爱总是大于恨。中国有句老话说,‘儿不嫌母丑’。母亲的丑陋背后,寄托着多少慈爱呀!”
小妙常听了之后,马上惊讶地说:“哎呀,原来你的身世跟我一样啊!我们失去母爱,同病相怜。沦落天涯,孤独漂泊。我与你不期相遇,为什么会这么巧合?难道这也是命中注定或天意安排?请问,您果真知道我母亲下落吗?她的模样是不是很丑陋?”
尼古拉.施威妮老修女谨慎地悄悄回答:“不,你不能太焦急。你能确认‘天涯歌女’(萧湘妃或小香妃)是你的母亲吗?是的,她原来是个漂亮俊美歌女,后来被毁容才变得丑陋无比。说实话,我不知道她确切下落,但是我知道她经常出没或乘船经过的地方。等一会我带你到达当地那个名胜古迹,就会为你指明寻找的方向!不过,你不可能直接见到她,傍晚需要在河岸耐心等候!”
小妙常果断地说:“虽然我不知道母亲长相,她也不认识我。但是我们见面之后,可以利用双方的身世和经历来辨认。我决不会嫌母亲丑陋可怕,也不会因为她抛弃我而记恨在心。只要能见面,我会耐心等待。哪怕她对我拒绝相认,我也心甘情愿!”
说完,尼古拉.施威妮老修女继续带小妙常往前走。小妙常心里觉得疑惑,她要带我去哪里呢?——别焦急,是要去龙华百步桥!说起这座古桥,也算是名胜古迹。为了增添神秘性,还要交代一下它的历史。龙华港在明代,就是沟通蒲汇塘和黄浦江的宽阔水道。它横卧在龙华古寺和古塔的南边。在龙华靠近黄浦江口处,有一座古桥——百步桥。明代只是座木桥,清朝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才修建为石桥。当年,桥北面有一座“卧龙庵”。桥中央有一座“桥神亭,专门供奉土地神。光绪年间,龙华僧人在桥南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