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尼姑庵古井沉尸迷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尼姑庵古井沉尸迷案 二十、暗藏杀机下毒手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铁拐李接着说:“不久萱草陪同杜靓到庵庙去游玩,而且杜靓又刻意与清心尼师‘庵堂认母’。为此尤老师极不放心,便作为密探偷偷跟踪上来。当他暗中偷听了杜靓与清心尼师的对话,以及萱草和忘忧草的插话之后,虽然他并不知晓杜、萧两家的秘密底细,但是却立即跑到萧贵子面前通风报信了。

    萧贵子猛然听说‘瞎眼尼姑’就是改嫁杜雷霆的花氏夫人,瞬间大惊失色。意识到情况不妙,心里暗自思忖:一旦让杜靓母子俩如愿相认,岂不完蛋?这20多年前的‘家丑’便会暴露无遗。因此他一边故意稳住尤老师,一边又承诺‘二者选一’的条件绝对不变。等尤老师离开后,他认为自己撒下的种儿,居然为杜雷霆生下一个儿子,心里觉得后悔不已,怨气难平。霎时间,他满腹的怨愤和妒忌一齐涌上心头,但是又觉得憋着一肚子闷气没处发泄。随后莫名其妙、无事生非地朝着萱草、小豆豆和顾阿六夫妇大光其火。接下来,他认为自己虽然并不理解花砖上的文字意思,但是决不能让清心尼师拿到认子确凿证据。所以又故意找借口说女墙不吉利,逼迫顾阿六当夜将它拆除。同时,他又暗中将那块刻字的花砖事先掩藏起来。再以捞‘井泉石’为名,欺骗憨厚的顾阿六。让他连夜去庵庙,稀里糊涂将一块普通花砖丢到古井里。

    不久,杜靓好心好意赶来祝寿。可是萧贵子眼睁睁看着面前这个既想认、又不敢相认的亲儿子,心头立即泛出一股难言的辛酸滋味。此时此刻,他心里是喜,还是悲?是爱,还是恨?是苦,还是乐?——嘿!我们是无法来形容的。只有他后来在屋内呜咽哭泣,嚷着‘太愚蠢,悔不该’的话来印证了!

    那么,萧贵子是不是真的怀恨杜靓呢?不是的,他是在嫉恨杜雷霆。当初悔不该拿儿子换个杜雷霆的女儿!各位不知道,萧贵子曾当着杜靓的面,故意骂杜雷霆的姓是‘土木结构’、名字是‘天打五雷轰,天上下雨淹没朝廷’!不仅这些,甚至还探问起杜雷霆共有几个娘儿们。——不管怎么说,恨归恨,骂归骂,这时候萧贵子还没有萌发杀人念头。可是后来却风云突变,形势急转直下。他从尤老师嘴里获悉,杜雷霆已经来到了南浦镇。一是要来领回杜靓,二是要与清心尼师当面对质。这还了得!看来不下毒手是堵不住嘴!因此萧贵子心急火燎、坐立不安,私下暗自盘算起来:应该从哪里下手为好呢?——正巧,这时候萱草与杜靓急着为清心尼师和忘忧草治病,而且也正需要他帮忙开药方。真是天赐良机,为何不在中药里耍点名堂,首先干掉清心尼师?同时,也可以趁机盗取《长生殿》手抄本和玉佛珠……”

    铁拐李还没说完,萧贵子突然打断话头,愤怒地插话说:“哎,我说姓李的,你他娘的臭嘴到底有完没完?怎么一会说我作贼行盗,一会又说我鸡奸男人?甚至还把杀人案子往我头上硬栽?娘的××,真是气死我了!在场的各位,请你们都睁开眼睛仔细看看,我萧某人开的药方里到底有没有毒药?古医书说的明明白白‘律,法度也,齐之以刑。用药犹用兵,谓医者乃之司命也’。假如真是我投毒暗害,这不是双手捧着罪证自投罗网了?另外我要反问一句,谁不知道瞎眼尼姑是在井里淹死的?怎么能说我毒死她?”

    铁拐李接着说:“对,你果然够精灵,真是问到点子上了。我也准备往下说呢!说到这里,各位也许会问:你不是说法医鉴定药材里没有毒吗?怎么忽然扯起中药的话头?——是的,在此我要先插一段话。前几天我到县城老中医处打听过,那些药方确实不存在毒性。但是老中医却说,两者根本不符。就是说,药方是写‘白豆蔻’,而药材却换成‘肉豆蔻’了。他说‘肉豆蔻’确实是辛温气香药材,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可是它却有显著麻醉性,对人体大脑中枢有中度兴奋和致幻作用。为此,我突然想起清心尼师被害的晚上,她不是神情有点反常,一会哭笑咒骂,一会念叨着寻‘花砖’吗?这种现象发生,难道不是萧贵子故意将‘白豆蔻’换成‘肉豆蔻’,才致使清心尼师被麻醉?使她处于致幻状态,下半夜跑到井边上哭泣?

    言归正传。萧贵子先让顾阿六傻乎乎地往井里丢一块花砖作诱饵,等清心尼师下半夜恍恍惚惚来到井边。这时候,萧贵子突然窜上来,一把拽下她的玉佛珠。再夺下拂尘使劲勒住她的脖子,令其窒息。接着又遍身搜出一副小银镯,而后迅速将她推到古井里,再急忙在壁龛里偷取了《长生殿》手抄本。由于当夜下着阴雨,所以现场痕迹被破坏。而忘忧草疲惫地睡眠,也没有看见作案过程。清心尼师在奋力挣扎中,造成了拂尘杆折断。——以上,就是萧贵子的作案全过程。值得一提的是,萧贵子达到了杀人灭口目的,而且又顺利盗取了古文物。岂非一举两得、两全其美了?这样,他该就此罢休了吧?不,他还要消除自身嫌疑,企图嫁祸予人,制造更多的迷雾迷惑警方!当然,为了不使各位乱猜疑,我首先向大家声明:这起谋杀案中,尤老师只是‘应声虫’式的跑堂人。顾阿六只是个二百五式的门外汉。他们俩都没有直接参与作案,不构成谋杀嫌疑。但是间接责任却不可推卸。萧贵子,你对这些犯罪事实,还有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