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尼姑庵古井沉尸迷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尼姑庵古井沉尸迷案 六、鸳鸯错把乌鸦配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崔队长觉得杜靓的身份和来历基本明确,但是他的心理状态很不正常。难道仅仅是为了认母亲的事犯愁,还是心里有什么解不开的闷疙瘩?或是心态压抑得了抑郁症?如果这样下去,说不准会走向极端或犯罪道路,所以该赶快把杜靓叫来询问。起初,杜靓是羞涩自愧,沉默寡语,后来才摊开胸怀说起来:

    “我的家乡在慈西县杜桥镇,祖辈都是开办印染漂洗作坊,家庭经济条件在当地算是首富。父亲名字叫‘杜雷霆’,现年57岁。与叔伯之辈都福星高照、子孙满堂。可惜惟独令人遗憾的是,杜家四方大院内竟没有一个‘千金’女孩。父亲的原配夫人秦氏,共生下三个‘和尚头’。父亲为了再生个千金女儿,专门给三个哥哥取名叫‘杜梅、杜兰、杜芳’。后来听说父亲又专门去西施美女家乡——若耶溪,娶回来一个浣纱素女作二房妾。可不知为什么,父亲又莫名其妙怪她姓王不吉利,很快将她带到外乡给休掉了。父亲求生女儿心切,经过算命,又去外地娶回个青楼女子‘花氏’作三房妾,也就是我的生身母亲。不久母亲怀上了我,父亲得知古人将豆蔻花称作‘含胎女儿花’,泛喻含苞欲放的美妙靓女。所以他天天让母亲插戴豆蔻花,并且常趴在母亲肚皮上听胎音,千呼万唤乞求‘观音菩萨’,能将‘千金女儿’送到杜家门。可惜,当我降生的时候,父亲沮丧地跪在地板上苦苦叹息‘观音菩萨呵!杜家大院并不是少林寺,何苦又送来一个和尚头?难道我杜某这‘雷霆’二字不吉利、触犯了天戒,该当受到上天惩罚?’

    母亲生下我这个男儿,父亲图吉利给我起名字叫‘靓女’。甚至为了寻求精神上的安慰,让我从孩童时起穿着靓女妆,扎耳环作闺秀,不准迈出闺门。同时他又斥责打骂母亲不争气,怪她没有如愿生下个千金女儿来。后来,父亲又把豆蔻干花、枯果当作‘求女仙药’,经常逼迫母亲服用。结果居然把母亲折腾得呕吐腹泻,身体虚弱,再也没有怀过身孕。在我6岁时的一个暴风骤雨之夜,父亲又端着‘求女仙药’的滚烫药罐,强令我母亲喝下去。当母亲百般挣扎相抵赖,死活不肯再接受这种‘慢性自杀’的折磨时,父亲便狠心地将滚烫药罐砸向了母亲的面部,并且于当夜将她驱赶出了杜家大门……

    如今已经18年过去了,我母亲到底流落漂泊到何处何方,无人知晓。我含着泪探访多年,再也没有得到她的消息……。后来在我母亲离家出走后,父亲又接连纳娶了四房、五房妾,可惜她们生下的还是两个男孩。这时父亲心灰意冷、幻想破灭,这才想到该解除我的靓女妆了。可是,有几个人能理解,我杜靓十年屈着靓女妆,裹足困居闺门之苦呢?

    当我14岁换下女妆,堂堂正正做一个男儿时,心中是多么欣慰愉快呀!——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乌云又遮挡住了日月。当我进学堂读书两年时,父亲一心图实惠,并没有征求我的意愿。竟然私下为我订终身,要我与24岁的桑园姑娘‘姚村姑’拜花堂。唉!事与愿违,家严相逼。逃婚无门路,抗婚登天难!姚村姑是个农家女,大字不识一个,何况年龄又比我大10岁,你说我哪能心甘情愿与她配鸳鸯?人常说‘有情人终能成眷属’,而我却错把乌鸦配!再说我是个懵懂无知的小学童,又怎能懂得什么男女床笫之乐、合卺之欢?……直到家人强行将我拖到花堂前的时候,杜家大院吹吹打打欢声起;然而谁知我私下忧忧戚戚把泪抛?别人可能会误解,认为我是古怪人。其实,我真是一腔愤郁无人说,满腹愁绪无人诉了!

    洞房花烛夜,两眼泪残留。我与姚村姑无情无意漠然伫立,夫妻恰如一对陌路人。费尽九州铁,铸成一大错。命运呵,为什么非要这样捉弄人?无奈之下我夹起铺盖卷,从此来到书房独自睡榻床。后来我考入钱塘师范学院去读书,让姚村姑十年独自守空房。说实话,爸爸分明误了我自由择偶的前程,同时也坑害了姚村姑的青春和终身。如今毕业出来,我不愿再回家乡遭受封建枷锁的折磨,宁愿到南浦镇当一名小学教师。不惜终生独身寄情山水,淡薄红尘休闲生活!”

    杜靓说到这里,崔队长和蔺所长也觉得非常难过。所以没有急于插嘴再发问,不想打断他的话。杜靓擦着眼泪忧伤地说:“关于我与姚村姑的婚事,那是封建陋习酿成的苦果。在当今新社会里,算不上合法的自由婚姻。将来希望通过正当的法律渠道去解决。可惜,眼前要冲破家庭封建伦理的枷锁不容易,要逃避客观现实也是难上难!所以,我只好消极地沉沦在烦恼的旋涡内,慢慢等待乌云驱散、重见天日的时刻……

    至于婚姻大事,我还不急于去考虑,关键想早日寻找到母亲的下落。前几年,乡里的人隐约透露了她大概的去向。可惜,当时还难以证实。不过,今天我可要对你们透露心底的秘密。尼姑庵那个丑陋的老尼姑,就是我的母亲!几年前有人提示说,我母亲可能出家为尼了。后来我在杭州佛教协会和灵隐寺佛界长老处打听过,他们也都说不准。只告诉我说南浦镇有座‘长生庵’,在那里有一个18年前出家的40余岁丑陋尼姑。因此,我才满怀信心来此地工作,也想慢慢地探访加以证实。如今我的生身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