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敕肇有所降恕,执而不从,曰:“陛下自能恕之,岂可令臣曲笔也。”其执意
如此。及明帝初,近侍群官预在奉迎者,自侍中崔光以下并加封,封肇文安县侯。
肇独曰:“子袭父位,今古之常,因此获封,何以自处?”固辞不应。论者高之。
子祥,字宗良,颇有才学。袭爵新泰伯,位国子博士,领尚书郎中。明帝以
肇昔辞文安之封,复欲封祥,祥守其父志,卒不受。又追论肇前议清河,守正不
屈,乃封祥高邑县侯。卒,赠给事黄门侍郎、幽州刺史,谥曰文。
高闾,字阎士,渔阳雍奴人也。五世祖原,晋安北将军、上谷太守、关中侯,
有碑在蓟中。祖雅,少有令名,位州别驾。父洪,字季愿,位陈留王从事中郎。
闾贵,乃赠幽州刺史、固安贞子。
闾早孤,少好学,博综经史,下笔成章。少为车子,送租至平城,修剌诣崔
浩。浩与语奇之,使为谢中书监表。明日,浩历租车过,驻马呼闾,诸车子皆惊。
闾本名驴,浩乃改为闾,而字焉,由是知名。和平末,为中书侍郎。文成崩,乙
浑擅权,内外危惧,文明太后临朝诛浑,引闾与中书令高允入禁中参决大政,赐
爵安乐子。与镇南大将军尉元南赴徐州,以功进爵为侯。献文即位,徙崇光宫,
闾表上《至德颂》。高允以闾文章富逸,举以自代,遂为献文所知,参论政事。
永明初,为中书令、给事中,委以机密。文明太后甚重闾,诏令书檄碑铭赞颂皆
其文也。太和三年,出师讨淮北,闾表谏,陈四疑,请时速返旆。文明太后曰:
“六军电发,有若摧朽,何虑四难也。”迁尚书、中书监。淮南王他奏求依旧断
禄,闾表以为若不班禄,则贪者肆其奸情,清者不能自保,诏从闾议。
孝文又引见王公以下于皇信堂,令辩忠佞。闾曰:“佞者饰知以行事,忠者
发心以附道,譬如玉石,皦然可知。”帝曰:“玉石同体而异名,忠佞异名而同
理。求之于同,则得其所以异;寻之于异,则失其所以同。出处同异之间,交换
忠佞之境,岂是皦然易明哉?或有托佞以成忠,或有假忠以饰佞,如楚之子綦,
后事虽忠,初非佞也?”闾曰:“子綦谏楚,初虽随述,终致忠言,此适欲几谏,
非为佞也。子綦若不设初权,后忠无由得显。”帝善闾对。后上表曰:
臣闻为国之道,其要有五:一曰文德,二曰武功,三曰法度,四曰防固,五
曰刑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荒狡放命,则播武功以威之;人未知战,
则制法度以齐之;暴敌轻侵,则设防固以御之;临事制胜,则明赏罚以劝之。用
能辟国宁方,征伐四克。北狄悍愚,同于禽兽,所长者野战,所短者攻城。若以
狄之所短,夺其所长,则虽众不能成患,虽来不能内逼。又狄散居野泽,随逐水
草,战则与室家并至,奔则与畜牧俱逃。是以古人伐北方,攘其侵掠而已。历代
为边患者,良以倏忽无常故也。六镇势分,倍众不斗,互相围逼,难以制之。昔
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赵灵、秦始,长城是筑;汉之孝武,踵其前事。此四代之
君,皆帝王之雄杰,所以同此役者,非智术之不长,兵众之不足,乃防狄之要事,
理宜然也。
今故宜于六镇之北筑长城,以御北虏,虽有暂劳之勤,乃有永逸之益。即于
要害,往往开门,造小城于其侧,因施却敌,多置弓弩。狄来,有城可守,有兵
可捍。既不攻城,野掠无获,草尽则走,终始必惩。又宜发近州武勇四万人,及
京师二万人,合六万人,为武士;于苑内立征北大将军府,选忠勇有志干者以充
其选。下置官属,分为三军:二万人专习弓射,二万人专习刀楯,二万人专习骑
槊。修立战场,十日一习。采诸葛亮八阵之法,为平地御敌之方,使其解兵革之
宜,识旌旗之节。兵器精坚,必堪御寇。使将有定兵,兵有常主,上下相信,昼
夜如一。七月,发六郡兵万人,各备戎作之具,敕台北诸屯仓库,随近往来,俱
送北镇。至八月,征北部率所镇,与六镇之兵,直至碛南,扬威漠北。狄若来拒,
与决战;若其不来,然后散分其地,以筑长城。计六镇,东西不过千里,若一夫
一月之功当二步之地,三百人三里,三千人三十里,三万人三百里,则千里之地,
强弱相兼,计十万人一月必就。军粮一月,不足为多,人怀永逸,劳而无怨。计
筑长城,其利有五:罢游防之苦,其利一也;北部放牧,无抄掠之患,其利二也;
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