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奏倒影下的真实
传说才刚刚结束,历史就匆匆开始。
经过长达半年多的马拉松式的谈判,伊谢尔伦革命政府与银河帝国终于正式签署了《银河星系和平协定》和《伊谢尔伦归还与海尼森地位协定》。长达百余年的战争终于可以安稳的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虽然也许将来的某一天它会再度燃起。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交接工作将在一年内结束。一度萧条的海尼森和伊谢尔伦两地又再度繁忙起来。
没有战争的时间永远是飞逝的。
新年伊始,摄政皇后希尔德颁布了《告银河帝国全体人民书》,日后史书都称之为《和平宣言》。该书中正式宣布长达百余年的战争状态结束,和平建设时代开始了;希望全体银河帝国臣民,无论种族,无论思想,要以和解的思想来愈合战争的创伤。携手共创未来;并且许诺将在适当的时候逐步推行民主改革。作为一种表态,所有战俘都业已释放,在原同盟领域因反抗帝国统治的犯人也都受到了大赦。最基层民主选举的宣传,组织工作也已经在缓慢的展开。在崭新的银河帝国内部,各种思想的融合与发展都在随着时间而不停地酝酿着。
民主之都海尼森很快将要重归原属于自己光荣称号,而这期间最为繁忙的就是海尼森的航空港。运载帝国军撤出部队和物资的运输舰与运送革命军的运输舰来往穿梭。不仅如此,原先不少散布在原同盟领域内武装反抗组织在帝国军武装押送下,也汇集到了海尼森,这些独立的反抗者往往只有一艘武装商船或是巡逻艇,有的甚至只是几把激光枪。虽然弱小,他们仍在罗严塔尔,和瓦列驻军时期的清剿中顽强的生存了下来。然而,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撤到海尼森,德奴先自由解放阵线指挥官雷斯顿在一次秘密电视直播中愤然指责革命军放弃了抵抗,出卖了其他所有同盟人民的权利,来换取他们自己蹲在海尼森这个安全的小岛上享受所谓的自由。雷斯顿声称要与帝国军战斗到底。
在海尼森星系周围,帝国军早已建立了延绵的监视网,可是每天仍有不少偷渡船冒着被击毁的危险用各种方式冲入海尼森星系。为了避免平民的大量伤亡,负责海尼森事务的瓦列元帅密令各部队只能阻吓射击,不得直接射击偷渡船。所以许多偷渡船得以幸运的闯关成功。不过帝国军内部也有声音说:“这些不要命的极端的民主主义者,与其留在境内捣乱,不如让他们偷渡到海尼森得了”。
在海尼森地面上,部分治安等公众事物已经暂时交给了海尼森人民临时自治委员会。帝国军注意力主要在将海尼森行星上的军用物资特别是海尼森不能生产的某些军品核心部件加紧外运.由于运力的缺乏,原先为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而运抵此地的食品、药、被服等物品都无法及时运走。于是负责此项事物的费德尔少将得到批准后,下令将这些物资发放给海尼森贫民。虽然对于帝国军的动向十分了解,革命军负责海尼森物资接收的列普宁少校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没有十全十美的条约,只有十全十美的漏洞。不过至少还能解决不少人吃饭问题,等轮到以后,该用什么去救济这些人呢?算了,这种问题还是交给卡介伦将军来头痛吧。做出了相当明智的结论后,列普宁又继续专心于处理自己案头如山高的文件中。
交接的日期临近了,革命军大部已经抵达海尼森地面上由帝国军划出的特别管理区中.先期抵达各型战舰共四千余艘,人员四十余万人。还有将最后离开要塞的千余艘战舰,十余万人留在伊谢尔伦。帝国军的人员与管理机构已经大部撤出海尼森。在海尼森久久被压抑的能量终于爆发出来。各类团体、政党、宣传机构纷纷复活起来。一时间取代了帝国军的黑色军服,充满了海尼森的大街小巷。当然,也有人在阴影中悄然离去,一些主要财产留在新帝国领域的财阀,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偷偷离开了海尼森,无言的放弃了自己那份当自由民的权利。
十一月十六日,双方协定的交接日子终于到来了。上午9时,在海尼森和伊谢尔伦两地,交接仪式同时开始.相对于海尼森的热闹场面,伊谢尔伦上的气氛就冷清得多。在空荡幽冷的大厅里,代表帝国军方面的皮罗上将同代表革命军的卡介伦中将默默地在交接书签名后,伊谢尔伦正式重归帝国管辖。三十五分钟后,革命军最后一批航管人员,登上运输舰。卡介伦礼节性地与皮罗告别之后,也登上了自己的旗舰。十时五十分,在帝国航管人员的引导下,一千余艘战舰驶离伊谢尔伦,开往数千光年外的自由之星——海尼森。
站在在旗舰舰桥上,遥望着这个灰暗背景中深黑色的球体,卡介伦的脑海里,慢慢的浮现出不败魔术师那疲惫的身影——杨,这种结果,该是你想看到的吧?
同时,在这幽黑色的液态球里,皮罗也眺望着伊谢尔伦外无边的星域,就在目力可及之处,一团巨大的星体残骸牢牢的占据的天幕的一角.
那就是秃鹰之城吧?
这个不详的地方.
吉尔菲艾斯和坎普提督就陨落在那片虚空里.
不仅仅是秃鹰之城,环眼这伊谢尔伦的周围,法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