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暮春的上午,均州城外,和煦的春风吹过,湛蓝的天空中几朵雪白的云彩随着风儿缓缓飘动,明媚的春光洒在大地上,远处的青峰山上青翠欲滴,山腰里一大片怒放的杜鹃花姹紫嫣红,充满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几个人骑在马上,松开缰绳,让马儿随意地在一条小路上踱着步,马儿还不时的停下步子低头啃食路旁的青草,小路旁边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农人们正埋头在麦田里劳作,偶尔有人抬起头来,看到骑马的几人,便会停下手里的农活,向他们行礼,而那几个骑马人也会还礼,并示意他们继续劳作,有时候也会问一下他们一些问题。
这几个人就是龙吟、杨世忠、戢氏兄弟等人,后面还跟了几个警卫。他们出城是来看看春耕的情况。看着农人脸上的满足喜悦和看到他们时由衷的尊敬和崇慕,龙吟感慨地道:“百姓是多么纯朴啊,只要你能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会拥戴你!”
戢鹤年接道:“可是要让天下百姓都吃饱饭,又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龙吟道:“虽然不容易,但是只要我们真心为民,总有一天我们能实现这个目标,你们看,人心就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啊!”说着,他指了指在田中劳作的农人们,几人听了都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这年是嘉定十七年,也就是公元一二二四年,腾龙军进均州转眼已经快四年了,这几年中,南宋朝廷倒没再来找他们的麻烦,两方相安无事,朝廷也乐得扔掉均州这个包袱。以前均州人烟稀少,朝廷在这里并不能收到多少赋税,反而要为均州守军支付一笔不菲的粮饷,在腾龙军招安后,他们不向朝廷交赋税,也不向朝廷要粮饷,两相冲抵,朝廷反而大大节约了一笔,而且朝廷也不用再担心金军来攻。
金军倒是来攻过均州几回,开始几次只是骚扰性质,都是小队金兵到均州来“打草谷”,也即抢掠平民,他们本是欺负宋军惯了的,根本没把均州守军放在眼里,大大咧咧地扬长而入,没想到几次都被腾龙军全歼,连回去报信的都没留下一个,这下惹恼了金军,又两次派来万人以上的大队来攻,却不知正中龙吟下怀,要知道腾龙军大部分是刚入伍的新兵,最欠缺的就是实战经验,他们训练虽然严格,也很得法,但实战的经验却是训练中得不到的,有这样的好机会龙吟当然求之不得。这两次战役他都放手让岳远志等将领指挥,由于金军入主中原日久,早已没有了当初女真人初起时的那种锐气,加之人数又少,因此两次均以腾龙军的漂亮歼灭战而告终。
两战之后,腾龙军上下士气高昂,而金兵吃了大亏,也不敢再来均州,均州迎来了几年难得的和平,龙吟趁机大力发展内政。由于均州是乱世中少有的净土,四方饥民均闻风来投,现在均州人口已达到近四十万,其中有二十万左右务农,龙吟针对均州山多平地少,降水量不大的特点,从北方引进了一批耐旱、高产的作物种子发给农民种植,如小麦、大豆、高粱等,并鼓励农民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如油菜、棉花、蔬菜、西瓜等等,这些作物大幅度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另外他还下了一道政令,禁止在山上烧林开荒,已经在山上开荒的要退耕还林,这项政令使杨世忠等人大为不解,他们认为耕地多产的粮食才多,龙吟向他们解释,在山上烧林开的荒地种粮食产量并不会很高,却要毁掉大片森林,实在是得不偿失,而森林里出产的木材价值比那里能产的粮食价值高得多,在山上还可以种植果树、茶树等经济价值高的树种,出产的水果和茶叶换回来的粮食会比自己种的粮食多得多。杨世忠等人被他说服了,这项政令颁布了下去,山民们开始在政府的补贴下退耕还林,种植果树和茶树,经过几年的经营,这项政令已经初见成效,人们这才明白龙吟的长远眼光。经过第一年的免交赋税,均州百姓极大地恢复了元气,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虽然均州定的税率比别处低得多,均州府库仍然是仓廪丰实。
均州的工商业也在政策的鼓励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均州城里又增加了一批工厂,如工艺厂、印刷厂、水泥厂、钟表厂等等,玻璃厂和陶瓷厂增加了一批新产品,如玻璃镜子、彩色玻璃器具、粉彩瓷器等等,加上工艺厂新生产的景泰蓝工艺品(当然,那时候不能叫景泰蓝,而叫均州蓝)、钟表厂生产的自鸣钟等产品,通过林记商号在大江南北各个城市中上市,为均州带来了不计其数的丰厚利润。通过这块稳定的收入,均州各方面的科技研究也有了雄厚的资金保障,得到了迅速发展。龙吟招贤纳士,用高薪延请各地的能工巧匠和奇才异能之士,让他们在均州进行科学研究,通常是龙吟提出一个创意,这些可称得上是当时的科学家们就能付诸实施,这样,龙吟的构想能有人实现,而这些人又极大地拓宽了自己的眼界和见识,能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双方可说是相得益彰。
随着均州人口的增多,百姓又越来越富庶,来均州经商的商家也越来越多,当时大江南北的各大商号在均州都开设了分号,来此经商的行商也不在少数,甚至还有西域各国包括波斯、大食等国的商人不远万里到均州经商,均州俨然成了中原又一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