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病答应手下的那些地皮很多,在京城这边儿也有大的地皮。
在落实了那批捐赠的电脑的用途之后,范无病就带着人去看京城的那两块儿地皮。
应该说,这些邪教分子们在京城里面的投入还试比较大的,这两块儿地皮的位置虽然不同,但都是在人烟稠密的所在,交通便利,商贸发达,估计原先他们拿地的价格也不低,这回算是白白地便宜了范无病了。
虽然说现在是免费用三年,然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继续开发,但是现在范无病一过去之后,就打定了主意,这个地皮是一定要拿下来的,就算是价钱高一点儿也无所谓,毕竟这两块儿地的面积加在一起大概能有八千平米了,中间就是隔着一堵墙,一旦打通了重新开发一下,干什么不能发财呢?
“这个地方是不错,就是分水差了一点儿。”范无病当着陪同他过来看地的政府官员们随便说了两句。
几位地方官员们都有点儿不自在,心说这种地方如果不是邪教分子占用了,现在有点儿敏感的话,哪里能够轮到你来接收?真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要卖乖啊!
范无病一眼就看出来他们心里面的盘算,于是便说道,“你们也不用不相信,假如这里真是风水宝地的话,也不会把自己主人给克死了,风水的问题,一般人根本体会不到。”
众人倒也不好跟范无病在这个问题上面斗嘴,于是哼哼哈哈地就应付过去了。
“范总,你计划用这块儿地做什么?”有人问道。
范无病看了看地方,然后就挠了挠头道,“看看再说吧,反正不能白白地闲着就是了,先把这块儿地方仔细收拾一下,然后再决定作为什么用途。”
他对这块儿地皮已经有了基本看法,就是建设成为一家大型的家电超市。
之前范无病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此时看到了这块儿地皮,才彻底打定了主意,决心要将大型家电连锁超市给引进来,带给京城人一个全新的感受。
如今范无病的手底下有国内最先进地物流队伍,也有最先进的商业管理团队,更有最先进的软件管理系统,还有独步天下的全球卫星通讯系统和资源卫星,完全可以建立起一家覆盖全国甚至超出国内范畴的连锁企业来。
现在范无病已经不太注重新资源的开发了,他更注重将现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地调动起来,发挥其作用,为公司带来最大化地利润,提高利润的附加值。
范无病之所以会想到打造家电超市,还是受了苏宁电器的发展模式的启发,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家电业快速发展地时期,自己应该果断进场分一杯羹了。
想要进军家电零售业,就不能不提到苏宁电器。
这家成立于一九九零年的苏宁电器集团,当年不过就是一个临街地小店铺而已。
苏宁电器的老板张近东本来有着那个时代大多数人一样的生活轨迹,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到南京鼓楼区一家区属企业工作,虽然每月的工资只有五十多元,但总算有了铁饭碗。不过他显然不能够满足于这种混日子过活的生活,他开始在工作之余承揽一些空调安装的工程,在几年内就攒下了十万元的资本。
一九九零年,他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辞职下海,在当时南京地闹市区租下一个面积两百平米地两层小楼,成立了一家专营空调批发的小公司苏宁交家电。苏即江苏,宁是南京的简称。
当时还算是奢侈品地空调可谓暴利,张近东抓住这个机会,下海第一年就做了六千万元的销售额,那年他二十八岁。不过这个半路杀入空调业地毛头小伙儿却成了当时南京几大国有商场眼中的另类。
一九九三年,南京八大商场联合向苏宁发难,如果哪家空调厂供货给苏宁,就要全面封杀该品牌。但是苏宁电器没有被打倒,不仅没有被打倒,当年地空调销售额还达到了三亿元。一九九四年,更是把销售额做到了五点六亿元,也正是从那之后,张近东带领着苏宁凭借平价优势一跃而成为国内最大的空调经销商,这把交椅就再也没有让出来。
范无病很欣赏苏宁的模式,但是也要看到,苏宁的模式应该还是尤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所造就的,当时的国内电器市场,还是以国营大商场为主,但是众所周知,国营企业的负担是很沉重的,尽管当时家电零售业属于暴利,但是国营企业所背负的负担足以让这种暴利摊薄,无论是退休工人还
外支出,都是无法摆脱的。
而作为私营企业的苏宁则不存在这些问题,他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年轻化的,老板年轻,员工同样年轻,企业更年轻,一个没有负担的企业,要专心发展做事业是非常容易的。
因此在当年的中国,很多企业都是年轻人搞起来的,短短几年之内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成功人士,但是也要看到这些企业的生存期就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坚持下来了,有的渐渐地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不再闻声。
创办并发展壮大一家企业容易,但是如何将它延续下来,成为一家长盛不衰的百年老店,就非常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