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洛阳,石之轩踏上回家之路。此去花神谷山水迢迢,万里之遥。他没人管着,几日来又闲散惯了,心想大路朝天,绕着地球哪条路到不了花谷?所以心思上懒了些,脚程上慢了些,再有功力未复,这么悠哉游哉,一个月后,终于是见到了中华母亲的伟大身影。
没有再走风陵那条老路,石之轩歇脚在黄河小镇,耐心且安心等待渡船消息。小镇不大,也五脏俱全,至少,酒楼里还是有酒的。酒都是自家土法酿制的汾酒,这个时代喝不上高浓度白酒,你若纯当饮料尝尝,倒也喝得舒心。
楼外街道上异常繁忙,人来人往,奔流不息,又扬起阵阵的土尘烟灰,石之轩一顿饭吃得实在不安稳,当即拍桌喝道:“小二,过来!”
小二一脸和气跑来:“公子,不知你有何吩咐?”
石之轩指着街上道:“镇上怎么回事?”
小二却是异常兴奋,指手画脚道:“哟!公子,您还不知道吧?”
“废话,知道我还问你!”石之轩不耐道。
“是,是。是这样的,朝廷下旨征兵,这些都是前去兵营应征的镇上青壮年。”小二干忙赔礼解释道。
“征兵?”石之轩眉头一皱,“这么说,朝廷要发兵南下了?”
“公子你料事如神,圣上将派兵五十万,太子殿下,独孤大人,尉迟将军,贺将军等等一干重臣均有领兵,四路南下。此次我大隋势必会灭了他南陈,一统天下。”小二说得眉飞神舞。
未必。石之轩心里暗道。南方不再是那个积弱的南陈,历史这个婊子出了轨,究竟红杏出墙到了向何方,谁也搞不清楚。
但有一点石之轩是清楚知道的,北边这群百姓狂热啊!仿佛积蓄了百余年南北不得统一,中原分崩离析的怨气一朝勃发,全民参战的热潮一浪接过一浪,恨不能直接浪到秦淮河去。
不得不说杨家政权的统治是深得人心,今日的北方坚信不移,熬过了五胡乱华,熬过了齐周分治,熬过了漫漫岁月,他们再次踏上了南方的土地,且这一次,是要生根的。
听到连渡船都拿去改造战船的消息后,石之轩开始怀疑,即使历史婊子再怎么出轨,这样彪悍的北国雄风,岂是那些清渺玄谈,那缕缕淡雅茶香遮掩的住?
家在河那边,虽然功力恢复甚至精进了,飘过黄河或者游过黄河,还是不现实的。
……
……
山一程,水一程。
幸好石之轩手上还有“花间十二枝”和“九字真言”让他琢磨,所以算不得难熬。
“九字真言”于他并不难理解领悟,白纸黑字写着。虽然僧宝和尚看起来智商不高,不可否认人武学智慧还是相当高层的。因为真言和尚只会示范结印手法给徐子陵过一遍,余下的要靠他自己领悟。僧宝会详细地告诉石之轩,这一印一式如何运用,杀人的效果最好……石之轩有时会默默地想,他不应该去做禅宗三祖,浪费人才,补天阁才是适合他发热发光的福地。
正真难得还是本门的“花间十二枝”,虽然招式印在脑子里,但自向雨田的那股精元消散后,石之轩就再无法从容施展出那“十二枝”了。招是死的,但心法,招意全都需靠自己去领悟。哪怕他是再天才的人物,有时仅仅想不通一枝中的一式,石之轩半个来月的心血也会全部成为无用功。这就像计算一道算数题,你大体的思路有了,任何一步关键的算式拗不过去,答案只会离你越来越远。
所以四个月下来,凭着对花间拆手的领悟和揣测,凭借他天生注定的超凡天资,石之轩也只练成了十二枝中的三枝。
四个月里,他跟着隋军的脚步一路南下。起初会听到北边节节胜利的喜讯,朝廷里欢腾鼓舞,将士们士气大增,眼看就要一举攻进建康,再次按住出轨的婊子,将历史压回正道,全因为一个家族,一个人,红杏出墙的依旧还是继续红得发紫,紫得发黑。
宋家,宋缺。
在隋军连下七郡七州十二城,势如破竹般直捣建康,康帝索性将战事全权交由宋阀之主,镇国公宋维庭负责,自己领着一帮子闲臣组织前线补给事由去了。南方或许兵士不如北方强悍,但胜在南方武林高手众多。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这完全能够主导一场战事了。
宋维庭的号召力和武林地位通过此役彰显无遗。南陈上九品九大宗师,其下江南八大世家,琅琊、巴陵、彭梁等九帮十八会,南海派,南海梅家……一个规模庞大的刺客联盟一夜成立,目标直指北隋军营。
当然,其中表现最为强悍的,还是宋家大公子宋缺。水仙这把妖刀也是从那时起,与北方霸刀并列。其时,宋缺年方十五。
很多年后,那人对石之轩讲起这场著名的南北战争时,石之轩总会对那些在战争中光荣牺牲其实死得莫名其妙的大隋将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用他的话讲,连慕然那个娘娘腔弱弱还是个小宗师,你们这些整日刀口舔血,厮杀于最前线的军人,居然能在防备重重的军营里给人捅死……死得其所!
这也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