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唐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作品相关 第二节 唐朝生活及战备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皇帝服饰——隋唐时期,南北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体现出唐朝政权的巩固与强大。在服装服饰上也达到空前繁盛时期。隋文帝厉行节俭,衣着俭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经过20来年的修养生息,经济有了很大的恢复。到了隋炀帝即位,崇尚奢华铺张,为了宣扬皇帝的威严,恢复了秦汉章服制度。南北朝时期将冕服十二章纹样中的日、月、星辰三章放到旗帜上,改成九章。隋炀帝又将其放回冕服上,也改成九章。

    将日、月分列两肩,星辰列于后背,从此“肩挑日月,背负星辰”就成为历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此图为唐代戴冕冠、穿冕服的帝王(敦煌莫高窟220窟壁画)。

    隋唐五代服饰——初唐的铠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着南北朝以来至隋代的样式和形制。贞观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服饰制度的改革,渐渐形成了具有唐代风格的军戎服饰。高宗、则天两朝,国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层集团奢侈之风日趋严重,戎服和铠甲的大部分脱离了使用的功能,演变成为美观豪华,以装饰为主的礼仪服饰。“安史之乱”后,重有恢复到金戈铁马时代的那种利于作战的实用状态,特别是铠甲,晚唐时已形成基本固定的形制,唐代的铠甲,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在铠甲中,仍以明光甲使用最普遍。图为唐代穿明光甲及戎服的武士复原图。

    中国民族歌舞

    中国民族民间歌舞艺术,丰富多采,历史悠久。在我国历史文物和古代石刻壁画中,生动地刻画着大量的几千年前的歌舞形象。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了当时中原地区青年男女“无冬无夏,值其鹭羽”载歌载舞的盛况。历代的宫廷乐队,常表演各民族的歌舞节目,相继出现过不少杰出的歌手和舞蹈家。

    舞剧,作为舞蹈、戏剧、音乐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我国古典戏曲艺术和民族民间舞蹈里,都有许多舞剧剧目。中国民族舞剧的内容广泛,有的取自历史题材和神话传说,有的反映现实生活。舞蹈语汇主要来自我国戏曲中的古典舞、历史文物上的古代舞蹈形象、各族人民的民间舞蹈和现实生活,形成百花竞放的景象,为中外观众所喜爱。比较著名的舞剧有《丝路花雨》、《宝莲灯》、《小刀会》、《卓瓦桑姆》、《奔月》、《梁祝》、《珍珠湖》近年上演的优秀剧目有《苍原》、《雪花·雪花》、《悠悠闽水情》、《也兰公主》、《孔雀舞》等。

    五十年代芭蕾和现代舞传到中国,芭蕾《祝福》、《家》、《雷雨》、《孔雀胆》和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曾在国际芭蕾舞比赛中多次获奖。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能歌善舞。在民间,更是广泛流传着内容广泛、形式各异、生动活泼、瑰丽多姿的歌舞艺术。有反映劳动生产、爱情生活、风俗习惯、习武争战的,也有反映自然景物、花鸟鱼虫的。形式上又歌又舞,歌舞结合,有很强的感染力,达到了“歌以咏言,舞以尽意”的艺术效果。据统计,全国有近千种民间舞,如汉族的《龙舞》、《狮子舞》、《红绸舞》、《花鼓舞》,蒙古族的《安代舞》,藏族的《弦子舞》,维吾尔族的《赛乃姆舞》,彝族的《跳月》,傣族的《孔雀舞》,朝鲜族的《扇舞》,苗族的《芦笙舞》,壮族的《扁担舞》等等。

    历史演进到隋(581——618)唐代,中华大地经历了许多的战争和社会动荡。各民族之间强烈的政治冲突,却推进着彼此的文化融合。隋代出现了集中外乐舞的“九部乐”,唐代增为十部,足见歌舞之盛。在民间艺术的浸染下歌舞向

    戏剧又靠拢了一步。这时有所谓大面,又称代面,即戴着面具演出的戏。著名剧目是《兰陵王入阵曲》。据说,北齐(550——577)兰陵王高长恭勇冠三军,但容貌俊美。他觉得这时有所谓大面,又称代面,即戴着面具演出的戏。著名剧目是《兰陵王入阵曲》。据说,北齐(550——577)兰陵王高长恭勇冠三军,但容貌俊美。他觉得不足以威慑敌人,便戴上木刻面具上阵。此戏曾传至日本。

    《兰陵王》、《拨头》、《踏摇娘》这三个唐代有名的歌舞戏,都各有简短却完整的故事,有人物,有冲突。情节的发展,走向规定的结局。

    藏族南平舞蹈

    九寨沟一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