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赫罗梅耶夫的?”郭守云下意识的问道,“他吗?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内幕?”
看着郭守云那副兴致盎然的表情,尼基塔感觉有些无语。在苏联国内,阿赫元帅还是很有威望的,对他用一句地位超然来形容,似乎也并不为过,即便是尼基塔这样的人,在提到他的时候都忍不住会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上“元帅”这个称号,以表示对他的尊敬。可眼前这位倒好,“元帅”的敬称给直接省掉了不说,看那样子,还巴望着从老元帅自杀的事件中掏出点内幕来,这人实在是良心匮乏。
“那倒不是,”尼基塔无奈的摇摇头,解释道,“今天上午,阿赫罗梅耶夫元帅的追悼会刚刚开完,这是咱们旗下记在现场采拍到的一些细节。”
“就这些?”郭守云大失所望,刚刚升起来的那点好奇心,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是的先生,”尼基塔点头说道,“不过我考虑到如果把这东西播报出去,恐怕会涉及到一个立场倾向的问题,所以慎重考虑之下,还是决定由您来拿主意。”
“哦,那放出来看看吧。”郭守云犹豫一下,最终决定还是看一看再说。他走回沙前坐下,摆摆手说道,“快一点,咱们的时间很紧,我希望能够赶到军区与廖缅科几位将军共进午餐的。”
“嗯,用不了多长时间的。先生。”听郭守云这么说,尼基塔急忙拿起影带,快步走到电视机前,将标注着“1”字符地那一盒带子,放进了录像机内。
“先生,这些带子都还没有经过剪辑加工,看上去可能有点乱,您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尽管问好了。”打开电视。看到屏幕上出现了图像之后,尼基塔头也不回的说道。
“嗯,”郭守云心不在焉的哼了一声,将注意力放到了已经开始播放的录像上。
正如尼基塔所说的。这些盒带都是完成录制不久,还没有来得及做剪辑处理的。镜头先拍摄的场景,与阿赫罗梅耶夫之死似乎没有任何关系,那一段段零碎的镜头。拍摄地都是黄昏中莫斯科红场上的景象,在这些景象中,唯一可以看到的是一幕幕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万人游行盛况。无数人在镜头中高呼“乌拉”,欢庆胜利。间或还有一些年轻人,疯狂地撕扯着鲜红似血的布尔什维克党党旗、苏联国旗,将它们踩在脚下。泼上汽油。付之一炬。
这样的镜头大概维持了将近五六分钟。屏幕中出现了大片的“雪花”,当再次出现画面地时候。地点已经转到了一个看上去冷清许多的大厅里。不过还没等郭守云把大厅里的情况看清楚呢,画面就再次出现一片“雪花”。
“搞什么?”皱皱眉头,郭守云随口说道。
“都说没有经过剪接了嘛,就是这个样子的。”尼基塔回头笑了笑,说道。
当雪花最终消失,画面再次出现地时候,郭守云摇摇头,耐着性子将注意力收回来。
接下来的所有画面,就都与阿赫罗梅耶夫的追悼会有关了。一共三盒影带,几乎是从头到尾地记录了整场追悼会地全部过程。
从拍摄地这些镜头上看,老元帅的追悼会实在办地有些凄凉,所有出席追悼会的人加起来,估计也不超过二十个,而这些人,几乎是清一色的老头、老太太,哪个年纪看上去恐怕都得有六七十了。尤其令人侧目的是,这些人全都穿着旧式的苏军军服,而且每个人的胸前全都挂满了勋章,咋一看上去,灼灼生辉的,有些晃眼。
郭守云知道,现在阿赫罗梅耶夫被激进派定性为政变的支持,一般人对他是避之不及,正因为如此,出席追悼会的人才会这么少。而在场的这些人既然敢来出席,那就是什么都不怕的主了。虽然说这些人中郭守云能叫的上名来的没有几个,但是从他们胸前的勋章来看,这些人恐怕都是军中的元老级人物了,那些勋章中有一部分郭守云也能认出来,像什么“攻克布达佩斯奖章”、“二级卫国勋章”、“保卫莫斯科奖章”等等,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是从残酷的二战中走过来的。
整个追悼会其实就是走一个过场,已经变成一句冰冷尸体的阿赫罗梅耶夫,静静地躺在水晶棺材里,作为一个以往经常作报告的人,他现在只能听别人给他宣读生平简介了。
主持追悼会的,是切尔温纳海军元帅,他从阿赫罗梅耶夫参军说起,一直讲到两天前,其间,这位海军老远帅叙述的口吻一直很平静,让人咋一听上去,不像是在听悼文,而更像是在
——一个老兵用一生的精力所谱写的真实故事。戎林弹雨中的热血笙歌,有千军万马中的从容淡定也有英雄迟暮的悲怆无奈。尤其是在转读阿赫罗梅耶夫那封遗书的时候,“我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了,”这一句话中,更是真实的投射出了一番令人感慨万千的无奈——“老兵永不死,只是见凋零。”
尽管体会不到这些老兵对苏联国家的那份感情,对阿赫罗梅耶夫这种不识时务的做法也不认同,但是在看了这些未经剪辑的节目之后,郭守云多少也感觉到几分感慨。他恍恍惚惚的认识到,一个国家,更准确的说是一个政权,其实和一个人没什么区别,从出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