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卫公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 黄巾乱 第四百五十八章 两年 天下熙熙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管如何,朝歌之战的一锤定音,在这个时候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整个北方的大一统,带来的又是一场地盘扩张,势力自然是急速膨胀开去。同样,在新政推出之后的隐患,也经过卫宁和郭嘉的明暗配合,用铁血,怀柔的手段刚柔并济的镇压,安抚了下去。

    黄琬和董承等代表人物的处死,卫宁并没有为难与其他人,反而给予了相应的一些安慰补偿,虽然少,但在这个时候,一场大清洗过后,能够保留住性命便是幸事,残存下来的顽固人物却是感恩戴德。不管是否是真心的不敢在有所手段,但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是不敢有丝毫反心的。

    而这段时间,卫宁足够将道路铺开,在摒弃旧有格局的同时也适当将他们的利益目光转移开去,从可见的固有田地等资产,转换为虚拟的商业网络,一但让他们看到了滚滚黄金,自然而然便拉上了卫宁既定的马车上。

    同样,经过了一场卫宁纵容的刺杀之后,整个北方的民心空前的凝聚靠拢在一起,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实惠,更会珍惜。尤其在汉末时分,那民不聊生,仿佛人间炼狱般的情景,还没有过去多久,刻骨铭心,对比现在的生活,可谓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在舆论的引导下,百姓自然而然的便会念想到卫宁的好处,河东的强大,河东的富庶,河东的安定,河东的正统性,已经深入民心,如果谁要想将他们的生计,给他们希望的卫宁所剪除,首先,不答应的。便是这数百万的百姓!

    政局归于重新的稳定,军事才赢得一场重大地胜利,民心的凝聚力空前稳固,新政的道路上一番通途,士族的低头和畏惧沉默,无一例外的。这一场战争打下来,卫宁赚得钵满盆盈。

    而在黄琬和董承等顽固派的倒台之后,卫宁地态度一概往日的退避,终于开始强硬了起来。

    作为跟随卫宁的铁杆集团心腹,在这一场重要的胜利之下,自然便该有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

    河东,河北的争霸大战,论起最大功劳的,自然非徐荣。贾诩,徐晃莫属。

    徐荣,贾诩的北方战线。可以说足够奠定了这一场战争最大的基础,为卫宁保留了一张强大地底牌不至于暴露人前,也挽救了让河东陷入全面战争的窘迫。

    贾诩直接被卫宁提拔为九卿之一的太仆令,北原侯,食邑三千户,徐荣为骠骑将军,徐晃为前将军,在两人封侯地基础上全部提升为县侯,徐荣增赐两千户食邑。徐晃一千户。

    而马超。庞德。太史慈。典韦。黄忠。赵云。甚至张绣等人。都有封赏。皆封为乡侯。将军。而新降如张辽。张等卫宁所看重地名将。卫宁也没有手软。各自封为亭侯。领将军事。

    一扫朝堂满地血。清出荣禄众人分。

    保皇派地倒台注定了卫宁彻底地控制朝廷地权势。大小官位。毫无例外地都归卫宁麾下所有。卫宁绝对不会吝啬。但也绝对不会太过。有功地赏罚。有错地不杀。已是格外开恩。

    就连远在泰安地刘备三兄弟。也得到了卫宁认可。成为了泰安地太守。封了个亭侯。

    从此刻起。卫宁地权势才算是真正地盖过了皇权。整个北方。可不闻皇帝。但却不可怠慢卫门。

    现如今。河东经过了大小诸战。开疆扩土也算是达到了一个极限。民生修养已经是迫不及待地事情了。

    除了有太史慈南下将豫州西北部分所收纳之后,河东也并没有再有什么激烈的行为。

    不得不说,河东的偃旗息鼓,也是天下诸侯所乐于见到得,这样一个统一了北方的庞然大物,带来的压力,足够让和它毗邻的诸侯战战兢兢。

    是以,在袁术地灭亡后,便宣告了这一场烽火连天,遍地兵戈进入了一个新的,短暂的和平时期。

    这个和平,其实也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只是不知道,天下诸侯各自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之后爆发出来的能量,又将席卷天下到什么地步。不过,没有人会怀疑,一旦河东将现在的地盘果实给消化完毕,将会何等可怕。

    但……终究无人敢对河东有所觊觎,数十万的兵马,民心所向,光听着便只能心悸。孙坚,曹操抱成一团,已经是唯一能够稍稍让自己心安的理由了。

    不过,在外交上的争取,卫宁却也不弱于他人,至少,作为牵制南面两大猛虎地刘表,也已经宣布了依附于卫宁地麾下。

    这个时候,摆在众人面前的,便是一个干燥地火药桶,一旦激起了那么一丝火花,必然便是惊天的爆炸。没有人有那个胆量,也没有那个魄力胆敢去开启这个战端。

    两年时间,各方诸侯的安定,仿佛形成了默契一般。

    卫宁在河东的新政一时再无阻碍的推行了下去,在削弱了世家大族的私有力量的同时,卫宁将他们的目光吸引到了商业的繁荣上面。

    已经算是变质了的儒学,卫宁有意让其拨乱反正,在尊崇孔孟的同时,卫宁还大家宣扬孔子的弟子子贡,天下最有名的儒商。

    这个时代总便是这个样子,当一个成功的人走上台前的时候,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