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卫公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 黄巾乱 第三百八十六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卫宁拥立献帝的好处,在他刚开始那一道搅乱整个凉州的圣旨便足可看出威力来了。而后,得到的什么名爵,封地,名望,大义,借助汉室的余威指手画脚,何其风光。

    尤其在卫宁大杀朝官,架空了整个皇帝的权限,将整个朝廷收入掌中。

    饶是袁绍后知后觉,也终于捶胸顿足懊恼不已,本来和河东便不是什么友善关系,当初若听从了田丰,沮授的建议,出兵攻打邺城,偷袭箕关,将献帝夺走,那么现在站在巅峰意气风发的便该是他袁绍了!

    卫宁区区一个小郡士族,一跃爬上了整个天下的巅峰,论及声望,地位甚至已经丝毫不逊色他们袁氏了。袁氏固然有四世三公的赫赫威名,但如今卫氏却也有同朝两公的显赫,要比起来,却也当真不弱半点风头。即便这两公,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权力,但终究还是正统皇帝的封爵。

    袁绍不甘心和嫉妒,怨怒,但如今的河东论及实力却并非他可以压制的了。反而,吞并了三州之地,掌握了皇帝大义,得了长安两都财富,总体力量对比来说河东和他袁绍反而是调转了过来。明眼人都可以预见,未来必然会有袁,卫之间的一战,自然,他袁绍也没有了威胁河东的手段。

    好在卫宁似乎做得还算厚道,他自己推辞不受大将军头衔,自以太尉任职,又分了一个和太尉品阶相等的大司空职位与他袁绍,算是给了袁绍不小的面子。三公有司空,司徒,太尉三职。事实上太尉与大司马事实上本就是一个职位。西汉武帝罢太尉设大司马,东汉光武帝又免大司马复太尉,而后直到董卓开始,乱改朝制,便开始混乱了起来,太尉,大司马两职同时复辟。

    如今这个傀儡朝廷,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行政作用,卫宁也无意去整顿疏理,反正用人在他一言而已。即便是让典韦去批阅奏折也没人敢说不行。这个过渡的混乱迟早会被新的政体所取代,那么那些老大地头衔也便不废,大可用来收买人心之类的。

    正是如此,司空空了出来给袁绍,倒也还算是三公之列,没有驳了袁绍脸面。

    要算起袁绍来,此刻袁氏一门,当该是五世三公了。能在门楣上描上那么一笔。而卫宁召回青州孔融入朝为官。将青州舍弃成为无主之地,加上朝廷封赏他袁绍为了乐安,济南国两郡太守,还以为是卫宁有意让青州与他也算缓解了袁绍心中的不爽和嫉妒。袁绍甚至已经将这看做是卫宁的服软和求和了……

    但朝廷来使前脚才走,便有了信使从河南地带回了消息,反而让袁绍颇为愤怒。曹操被封了大将军?还领了青州牧?

    袁绍与曹操固然是少年同游。表面上和和气气,但实际上对曹操宦官家族出身,是保持了十分的不屑。而如今曹操固然看上去混得不错,得了兖州牧,杀败了吕布,但比起他袁绍还是差了许多。

    卫宁能添太尉也便罢了,实力和名声是放在那的,袁绍觉得卫宁和他平级也算不得什么。****而他曹操这样一个家伙。无论是实力还是名声还是家族,都远远不如他袁绍,凭什么,能拜大将军,高了他半阶!?更可恶的是,眼看青州无主,正该他袁绍出手,曹操领了青州牧。岂不是正挡在他的路前?

    当然。袁绍并不知道,卫宁派遣的圣旨使者南下宣召。曹操闻得风声便闭门称病不出,可他中规中距的推搪,挡不了卫宁地流氓,那天使索性就将圣旨直接丢在了东郡的大堂上,也不管曹操受不受诏命,便返回了河东,一路上大肆宣扬,都不给曹操丝毫解释的机会。

    董卓强辟他人为官,也需要对方亲自来接受诏命,卫宁这不按常理出牌,反而弄得人一愣一愣,根本就没想到卫宁会用舆论扩散将东西直接变成事实。朝廷是卫宁的一言堂,舆论也被卫宁早就控制,卫宁说曹操接了印绶,那么曹操便是百口莫辩,天下人也还真认为曹操一跃得到了万人之上的官爵。

    但终究,这些任命是卫宁通过那个傀儡朝廷来实现的,袁绍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愚蠢,很快便能看出卫宁是要挑拨他和曹操之间的关系。^^^^可他也决然不知道,卫宁地宣扬实际上不过是为了曹操造势而已,反而还以为曹操当真接了那个比他高半阶地大将军印绶。

    曹操如此“不自量力”,不管袁绍看没看到卫宁的恶意,挡在了他征服青州的道路前,又爬到了自己头上,袁绍还是异常的愤怒。

    这是又是一条明计。

    事实上,卫宁召孔融等北海诸侯入朝为官,空出了青州权利空白,正是为了引诱袁绍出兵去攻。袁绍如今的实力和卫宁反转过来,即便河东才定三州内部不稳,却无法发动一场大战,不是不能,却是不敢。即便袁绍能趁着河东内忧外患未定,而一举平灭,那必然自己也是大伤元气,反而成了他人之美。

    毕竟河东征战雍州凉州,不过些微伤亡,给了他们太大的震撼。^^^^

    而袁绍要图谋强大,那么必然也需要绕过河东地锋芒,暂时忍下怒气,寻求另外开垦土地,青州自然是最为适合的地方。

    事实上,在袁绍麾下团体中,依旧还有力主与曹操结盟向河东开战的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