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流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 牧场晚宴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集法家之大成,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后,法家们‘明刑尚法,信赏必罚,毁弃仁恩’的律法,对规范百姓衣食住行,约束社会稳定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巨大积极作用,这是任何人都不容抹杀的铁一般的事实。

    梵青慧柔和、悦耳的声音传遍整个大厅道:

    “赢政和杨坚,均是把四分五裂的国土重归一统的帝皇,无独有偶,也均是历两代而终,可见他们虽有统一中土的‘天下之志’,却或欠‘天下之材’,又或欠‘天下之效’。”

    王通适时做托道:

    “还请梵斋主进一步为我等解惑!”

    梵清惠双目亮起智慧的彩芒,不急不徐的道

    “天下之志指的是统一和治理天下的志向和实力,天下之材是指治理天下的才能,天下之效是大治天下的效果。秦皇有天下之志,可惜统一六国后,不懂行仁求静,而只以残酷的律法和镇压的手段去对付人民,以致适得其反。

    杨坚登位后,革故鼎新,开出开皇之治的盛世,且循序渐进的平定南方,雄材大略,当时天下能与之相抗者,唯宋缺一人,但以宋缺的自负,仍要避隐岭南,受他策封。杨隋本大有可为,可惜败于杨广之手,为之奈何?”

    王通接口道:

    “是因为杨广不识礼乐教化,只知道穷兵黩武,滥用刑罚,而不知实施爱民的仁政。

    没有明主庇民,君臣不能做到遗身、无私、至公、以天下为心,这个天下又怎能长治久安?

    君主不施仁政,仁政的核心做不到‘执中之道’,做不到‘政恩、法缓、狱简,不以天下易一民之命’,天下和百姓又怎能富足和平?”

    梵青慧悦耳的声音再度响起道:

    “正像《汉书·艺文志》中曾云的那样,法家‘信赏必罚,以辅礼制’,这是法家之所长,但‘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伤害至亲,伤恩薄厚’,这又是法家之短,如此不够完备的理论,又怎能成为治国之道?‘邪帝’以为然否?”

    我仰天长笑道:

    “二位所言在一定程度上确是高论,但从根本上来说确是错到无以复加的谬论。舍本逐末,鼠目寸光,唉,可惜,可叹,可怜,可悲!”

    王通一张老脸立时涨个通红,身躯更是微微颤抖,可见正处于极度的愤怒之中。

    梵青慧的养气功夫确比王通要深上太多。此时的她虽黛眉轻蹙,但素雅玉容仍是平静无波的道:

    “那‘邪帝’又有何真知灼见,但请直言无忌,也好让我等一开茅塞!”

    面对厅中诸位或期待,或鄙夷,或不屑,或冷笑,或等等林林种种的万般表情,我好整以暇的道:

    “法家的思想虽然很好,但也有其致命的局限性,那就是他们提倡‘尊主卑臣’,注重君主之“势”,强调中央集权。因为,将权利都集中在帝王手里,这才是导致祸乱的最根本原因所在。

    文帝、炀帝当政期间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就已清晰的说明这一切,‘绝对的权利,只会使人绝对的腐化’,‘过度的独裁,只会导致过早的崩溃’。”

    轰!

    厅中诸人大部分都是饱学之士,自然对各家各派的见解、言论都颇有涉猎,但是,如此三言两语间,就将兵家治国之道的优劣、利弊评说的如此清晰和透彻,却令他们俱都禁不住心中大震,尤其是后两句,更如晨钟暮鼓,夜半鬼嚎,重重轰击在他们长期受郡主制度,中央集权荼毒的心房之中。

    良久,在明言警句产生的强劲轰击、当头棒喝之下遭受前所未有震撼的厅中诸人才相继从巨大的骇异中恢复过来。

    梵青慧惊讶,深思后的绝世玉容露出探询的神情道:

    “‘邪帝’此语确在一定程度上释痊了历朝历代都未能长治久安的内在原因,但是,不将权利都集中在帝王手中,难道‘邪帝’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梵青慧由始至终都以“邪帝”二字来称呼我,她的敌意,立场表示的再明白不过;可是她却又能虚心接纳敌人的观点,不一律去排斥和抵触,确是一个值得重视和尊敬的对手。

    可是,梵青慧呀梵青慧,既然你能够如此虚怀若谷,为何却偏又这样在意他人的出身呢?难道魔道出身在你的心中,就如此穷凶极恶吗?还是你有何不可告人的特别原因呢?

    压下心中的胡乱猜测,我又继续道:

    “解决的办法就是三权分立,军政分离;只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只有军政彻底分离”

    当始终处于震撼当中的诸人听完这番比封建制度更高一级的社会制度介绍后,整个厅中久久没有人发出一点声音;各人的表情也是千差万别,大相径庭。

    又半晌,梵青慧才低喧一声佛号,率先道:

    “‘邪帝’的见解却是很有见地和新意,只是”

    王通宏亮的声音于此时响起道:

    “只是更加的不切实际,更加的无法施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