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阿里不达年代记(阿里布达年代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集 第八章 前仆后继 乾坤一箭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以实质战力而言,就算众人合力,也不足以和狂暴化的李华梅硬碰硬,之所以能暂时压制住李华梅,除了因为众人配合无间,外头还有大魔导士全力辅助,最主要的理由,还是因为那一把斩龙刃,这把神兵锋锐无匹,更有破龙属性,先天上克制李华梅,这才压得她落在下风。
  尽管如此,所有人心里也清楚,这不过是暂时得势,李华梅并没有受什么实质伤害,她的第九级力量正在积蓄,我方不可能长时间维持这样的快节奏猛攻,当李华梅逮着机会,她积蓄已久的第九级力量,便会全力轰在我们露出的破绽上,届时便要分生死了。
  这点所有人都知道,所以才急着在那一刻到来之前,尽量减损李华梅的战力,偏偏十数回合下来,连一点像样的成绩也没有,任谁都是心叫不妙,若非如此,心禅大师也不会跳下来参战。
  有了心禅大师的协助,本来是一大助力,但一直险险闪避斩龙刃的李华梅,忽然表情一呆,动作停了一下,这一下停顿,让她破绽大露,旁人也许叫好,我却连叫糟糕,因为李华梅这反应,加上她身边一下微弱的魔力反应,肯定是有人在对她下指令,而指令内容当然只会是我担心的那件事。
  印证我的猜想,李华梅面对斩龙刃的封喉刺戳,竟是一动也不动,虽然凤凰天女刺击的速度很快,但以李华梅的武功,就算避不开,也绝不会什么反应都来不及做,这一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站着挨刀。
  李华梅之所以难对付,不光是因为她武功太高,而是因为她同时身兼「强敌」和「人质」这两种身分,之前大家战得日月无光,拼尽全力才能在她手下支撑,没人有余裕去想这问题,但当她动也不动,一副引颈就戮的模样,这问题立刻浮现出来。
  ……一个不会动的强敌,该趁机下手杀掉?还是不该杀?
  这是一个伪命题,至少对凤凰天女而言,这问题没有半点意义,因为她根本连想都不想,直接就将斩龙刃贯插向李华梅咽喉,打从一开始,她就对李华梅全无好感,想直接把人干掉了事,逮着机会便狠下杀手,这是可以想像的事。
  问题是,此举大出所有人意料,鬼魅夕、方青书的反应最快,哪怕脑里还没想清楚,他们也不可能眼睁睁看李华梅死在面前,不约而同地出手拦截,一转本来攻向李华梅的兵器,试图挡下凤凰天女的斩龙刃。
  转眼间,战局就变成同室操戈的恶劣情况,前后变化之快,让人完全跟不上。鬼魅夕、方青书都不是笨蛋,这么做的风险,他们当然清楚,但就算知道后果,他们也没得选择,要是真让李华梅的人头这么掉下来,这场仗不用打下去就直接输掉了,因此,他们只能这样出手,至于下一秒会怎样,就只能留到下一秒再去面对了。
  结果,最无奈的情形发生,三人的兵器并未交击,在千钧一发之际各自紧急回避,但剑气破空声却如骤雨急响,疯狂撕裂着空间,刹那间,四人的身影被剑雨给完全吞没,千百剑气化成的密雨,把他们的身影切割碎裂,砍成无数碎块。
  事实上,在破绽大露的情形下,被第九级武者从旁全力一击,粉身碎骨是理所必然的下场,这四个人之所以能险之又险地保住一命,主要的理由有几个。
  首先,感谢上天,李华梅手中的兵器,只是利器,不是无坚不摧的斩龙刃,否则无论众人怎样挣扎,都只有肉泥这个收场。
  再者,是凤凰天女发动了后着,不光是兽魔,还有她一直暗扣在另只手里的圣者之杖,释放出一道厚实的圣光之壁,配合着顶点虚神的极度硬化,挡住了大量的剑气雨,心禅大师这生力军又在此时赶到,及时挡下破圣光壁射入的剑雨。
  第三,李华梅没有灵魂,却不是没有心机,在占尽上风的情势下,她明显有了取舍,放弃了方青书、羽霓这些较弱的目标,主攻凤凰天女、心禅大师,利用这两人救援同伴的机会,死死狠打,结果三个年轻小辈伤得不重,两名主将却是伤重,一个小腹被划开,一个当胸被刺穿,险些就贯心而过。
  鲜血飞溅,被剑气当胸刺穿的是凤凰天女,中剑刹那,她表现出兽族女王的剽悍,无视痛楚,也不顾伤势可能恶化到足以致命的程度,硬是往前进了一步,斩龙刃反插向李华梅小腹,如果这一下插实,以斩龙刃的锋利,绝对可以轻易上挑,将李华梅从中剖成两半,成为同归于尽的局面。
  李华梅不敢硬受斩龙刃,飞身后退,在避过这一插的同时,她重掌拍向仍插在凤凰天女胸中的剑柄,想致其死命,危急之时,心禅大师挺身而出,也不管自己小腹仍在大量喷血,肝肠隐约可见,起手就是一掌,与李华梅的重掌强猛对击,而他的另一掌却拍向凤凰天女,掌上一股奇妙的柔劲,带得凤凰天女胸口的利剑倒喷飞出,伤口却给封住,连一滴血也没溅出来。
  迥异的两道掌劲,一刚一柔,劲道分明,却又阴阳浑成,蕴含着武学极旨,玄奇奥妙,令人赞叹,心禅大师委实深藏不露,一身武学造诣,更在其所享盛名之上,而他所击出的这一掌,与李华梅硬碰之后,迸发出柔和却又耀眼的雪亮佛光,恍若燃烧起来的太阳,纯阳至正,赫然便是如来神掌的集中发劲。
  慈航静殿的掌门神功,委实惊人,明明实力弱了一成,居然还能硬生生震退李华梅。光只是把人震退数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