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叙宓羲、神农、黄帝作教化民,而《传》述其官,以为宓羲龙师名官,
神农火师火名,黄帝云师云名,少昊鸟师鸟名。自颛顼以来,为民师而命以民事,
有重黎、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之官,然已上矣。《书》载唐、虞之际,
命羲、和四子顺天文,授民时;盗四岳,以举贤材,扬侧陋;十有二牧,柔远能
迩;禹作司空,平水土;弃作后稷,播百谷;卨作司徒,敷五教;咎繇作士,正
五刑;垂作共工,利器用;益作朕虞,育草木鸟兽;伯夷作秩宗,典三礼;夔典
乐,和神人;龙作纳言,出入帝命。夏、殷亡闻焉,周官则备矣。天官冢宰,地
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各有徒属职分,
用于百事。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故
不以一职为官名。又立三少为之副,少师、少傅、少保,是为孤卿,与六卿为九
焉。记曰三公无官,言有其人然后充之,舜之于尧,伊尹于汤,周公、召公于周,
是也。或说司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土,是为三公。四岳谓四方诸侯。自周
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
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王莽篡位,慕从古官,而吏
民弗安,亦多虐政,遂以乱亡。故略表举大分,以通古今,备温故知新之义云。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
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置一丞相。
有两长史,秋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
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
以冠将军之号。宣帝地节三年置大司马,不冠将军,亦无印绶官属。成帝绥和元
年初赐大司马金印紫绶,置官属,禄比丞相,去将军。哀帝建平二年复去大司马
印绶、官属,冠将军如故。元寿二年复赐大司马印绶,置官属,去将军,位在司
徒上。有长史,秩千石。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
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
举劾按章。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置长史如中丞,官
职如故。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更名御史
长史。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
太傅,古官,高后元年初置,金印紫绶。后省,八年复置。后省,哀帝元寿
二年复置。位在三公上。
太师、太保,皆古官,平帝元始元年皆初置,金印紫绶。太师位在太傅上,
太保次太傅。
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绶。汉不常置,或有前
后,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有长史,秩千石。
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
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又均官、都水两长丞,又诸庙寝园食宫令长丞,
有雍太宰、太祝令丞,五畤各一尉。又博士及诸陵县皆属焉。景帝中六年更名太
祝为祠祀,武帝太初元年更曰庙祀,初置太卜。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
百石,员多至数十人。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宣帝黄龙元年稍增员十
二人。元,帝永光元年分诸陵邑属三辅。王莽改太常曰秩宗。
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
夫、郎、谒者,皆秦官。又期门、羽林皆属焉。大夫掌论议,有太中大夫、中大
夫、谏大夫,皆无员,多至数十人。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谏大夫,秩比八百石,太
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郎掌守门
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议郎、中郎秩
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秩皆比二
千石。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皆比千石。谒者掌宾赞受事,员七十人,秩比
六百石,有仆射,秩比千石。期门掌执兵送从,武帝建元三年初置,比郎,无员,
多至千人,有仆射,秩比千石。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