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欲扬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卷 风云 第六十一章 各有所谋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尽管皇上似乎根本就没有听出汪直所说的话有什么不妥,仍是一副喜笑颜开、心情甚好的样子,可是身为当事之人,戚继光的心中还是梗着一块巨石,一直到他们回到馆驿,仍是心绪难平,不耐烦地赶走了拿孙惠娘之事跟自己打趣的曹闻道和钱文义两人,对徐渭发牢*说道:“那个汪直,虽说古道热肠,颇有侠士之风;但他缺少识见,又口无遮拦,说什么朋友之类的浑话。倘若皇上起了疑,我等便要大祸临头了!”

    徐渭笑道:“元敬兄且不必忧心过甚!想那汪直原本就不是正经的官员出身,不懂官场规矩也在情理之中,就算是说了什么不合朝廷规制的话,皇上也断然不会疑心于他,更不会疑心于你!”

    戚继光讪笑道:“皇上睿智天纵,自然知道戚某世受国恩,对朝廷对皇上自是耿忠一片、绝无贰心。不过,皇上为何要当众提及戚某上呈密疏之事,真是令人甚觉蹊跷……”

    徐渭肃整了面容,正色说道:“皇上如此轻描淡写地揭破此事,又替你缴纳惠娘的脱籍之资,等若是不让我们承他严世蕃的情。如此一来,我们便不会因之受制于严氏父子;也不会因之获疑于肃卿兄。军国大事、人情世故,兼则两全,偏则俱废,这正是皇上圣明之处!”

    戚继光恍然大悟,也跟着徐渭感慨地说道:“圣明天纵无过皇上!”

    接着,他又问道:“那么,昨日我们受邀赴宴一事,严世蕃已经当面奏陈了皇上,我们还有无必要密奏皇上?”

    徐渭毫不犹豫地说:“当然要奏!不但要奏,还要把严世蕃送给你我的那些东西一五一十地奏陈皇上。要知道,皇上之所以会那样体恤关照我们,正是因为我们什么都不瞒着皇上。”

    戚继光沉吟片刻,点头说道:“文长兄说的不错,皇上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确是什么都不能欺瞒君父!”

    随即,他的脸上却又露出了一丝愁云,叹道:“只是,如此一来,我们昨日商议定下的法子便不能用了,令戚某好生作难啊……”

    原来,昨日严府赴宴,严世蕃将孙惠娘的脱籍文书硬塞给戚继光,戚继光不好当场拂了严世蕃的面子,又不愿让孙惠娘难堪伤心,不得不接受了严世蕃的“好意”。回到馆驿之后,徐渭给他出主意,让他以家中夫人不允纳妾为由,将孙惠娘认为义妹,择人另嫁。戚继光惧内,早就在官场传为笑谈,严世蕃纵然心中不快,也不好说什么。可是,今日皇上当众说是戚继光有意要将孙惠娘纳为侧室,若是照两人原先商定的计划行事,岂不是犯了欺君之大罪?

    徐渭笑着揶揄他说:“元敬兄虽说不是奉旨纳妾,却也相去不远,家中阃政再严,焉能大过煌煌圣谕?”

    戚继光犹豫着说:“话虽如此,可是……”

    徐渭情知戚继光是要让自己出面说服戚**氏,只是不好开口而已,便又笑着说道:“既然元敬兄如此为难,愚弟就修书一封给嫂夫人,向她说明元敬兄的苦衷。嫂夫人出身将门,知书达理,该当不会不明白这其中的利害。”

    戚继光欣喜地说:“那就有劳文长兄了……”

    就在戚继光和徐渭商谈如何向戚**氏说明纳妾一事的同时,严府内院的书房之中,内阁首辅严嵩听完儿子严世蕃陈诉今日莫愁湖聚会的经过,不由得慨叹道:“如此轻描淡写、不动声色,就把戚继光从我们严家和夏、高师徒之争中摘了出来,使他日后不致卷到朝局政争之中去;却又不伤我严家的颜面,皇上真是高明啊!”

    严世蕃沮丧地说:“可惜儿子昨日那番功夫全都白费了……”

    “也不能然白费,至少试探出了一点——”严嵩正色说道:“戚继光能把那件事情都密奏皇上,皇上也能为他谋划脱身之计,也就是说,在皇上心目之中,从来没有把他视作夏、高一系的人,否则便不会这般呵护他!日后我们也就不必在他身上多花心思,更不要随便去招惹他也就是了!”

    原来,世人皆知,俞大猷当年一朝风云际会,从远隔万里之外的福建金门卫一个被闲置的六品百户被一步超擢为正三品指挥使,执掌朝廷刚刚复设的营团军,是因为他在京城谋起复之时,在酒肆之中偶遇了微服出行的皇上,为了他起复一事,时任兵部尚书的丁大夔还受到了皇上的申斥切责。但是,戚继光从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的任上被擢升为营团军副指挥使,官场上人却都认为是出于被派往山东点验兵马的翰林院修撰高拱的举荐,加之后来高拱又曾先后出任营团军和大明远征军的监军,与戚继光搭档多年,于是,大家便认定戚继光是高拱和他背后的夏言的人。严氏父子就动了将他收到门下,削弱夏党、壮大自己实力的心思。如今既然确定他是皇上的人,无论如何挖空心思地去延揽拉拢,大概都无济于事,更会引起皇上的疑心。最聪明的作法,就是不去招惹他,免得激怒了他背后的皇上。

    见儿子还是颇为不甘,严嵩微微一笑,岔开了话题:“你今日的表现可圈可点,足见在皇上心中,你的分量不在高拱、杨博之下。尤其是在倭国九州设立宣抚司之议,更是深契圣意,就不必为那件小事萦怀于心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