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只得戚继光一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不知道严世蕃有什么话要对自己说,心中顿时警觉起来。
严世蕃也不坐下,又命人拿来一只精巧的锦盒,亲手捧到徐渭的桌前。徐渭知道,这是给自己准备的礼物,却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物事,赶紧站了起来。
“坐坐坐,你我是同年,情分绝非寻常,又何必如此多礼。”严世蕃一边亲热地招呼徐渭坐下,一边打开了那只锦盒,嘴里笑道:“世蕃不才,比不得年兄才学出众,辞章文名天下传扬,忝为同年,勉强算个读书人,也就按照读书人的规矩,送给年兄一套文房四宝。”
锦盒打开了,只见里面还套着四个小盒子。严世蕃先拿出了最上面那个长条形的盒子,却不打开,小心翼翼地放到了一旁,然后又把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的几只方盒依次打开来,只见分别盛放着一块砚台、四方香墨和一叠雪白的笺纸。件件精美异常,还隐隐透露出森森古意,想必不是凡品。
严世蕃指点着砚台、香墨和笺纸,一件件对徐渭解释说道:“这块端砚是宋朝的,**庭坚的款;墨也是宋墨,米南宫(指米芾,北宋四大书家之一)的款;这叠纸更是稀罕,可是古今第一女词人易安居士李清照的燕子笺啊!”
读书之人,最爱的就是文房四宝,徐渭纵然才华冠绝一时,亦不能免俗。尤其是听说如此难得、又庭坚、米芾和李清照这样的前朝大名士用过的东西,徐渭的眼睛顿时放**过光亮,忍不住伸出手去,爱恋地抚**着砚台、香墨和笺纸,仿佛在追忆前贤的风采。
见到徐渭如此失态,严世蕃得意地说:“年兄果然是识货之人!不是我自夸,搜寻这几件文房之宝,足足费了我十来年工夫,尤其是那几方米南宫所制的香墨,前人笔记所载,米南宫给人题字,从来只用自己特制的香墨,其味带香,墨色久而不褪。可惜因其工序繁杂,米南宫当年制的原本就不多,几百年流传下来,今日能寻到一方两方就更是难得。幸喜江南素为国家斯文元气之所在,此次随同圣驾来到南京,竟在无意之中得了这四方……”
徐渭正在欣赏那几件难得的文房之宝,突然听到严世蕃说自己是随同圣驾来到南京,才得到这几方米南宫所制的宋墨,心中不禁一凛。
原来,此次回京献俘,徐渭就听前来拜会的同年不止一次说过,严世蕃为了逢迎君父,用尽各种手段敲诈勒索治下官绅士人之家,筹措到了整修宫中殿宇的钱粮,自己也得以中饱私囊。这几方米南宫所制的宋墨想必一定是哪位官绅士人之家的传家之宝,却被他强夺了来,今日转赠给自己。自己若是贸然接受,岂不等同于他贪墨虐民的同伙帮凶?
想到这里,徐渭立刻收敛了心神,也收回了投向那三件文房之宝的目光,冲着严世蕃拱手一揖,说道:“如此难得的宝物竟然被年兄悉数寻得,可真真不易啊!只是,想必年兄自家也爱煞了这些宝物,在下又岂能夺人之爱?年兄高情厚谊,在下心领了,宝物还请年兄留下。”
听到徐渭婉转推辞自己馈赠的这份厚礼,严世蕃也不恼怒,反而微微一笑,说道:“世蕃诚心送于年兄,岂有收回之理!再者说来,当年一同登第五十人,除了世蕃本人,余者皆是一时之选。可是惟有年兄的绝世才情,方能配得上受用这等文房四宝。留在世蕃手中,那便是明珠暗投,若**庭坚、米南宫及易安居士在天有灵,只怕也会洒泪叹息。”
徐渭赶紧逊谢道:“年兄言重了,言重了……”
严世蕃笑着打断了徐渭的谦逊之辞,笑道:“房四宝,只说了三样,年兄还是容世蕃把第四样宝物也一并展示于此吧!”说着,他把先前放在一旁的那只长方形锦盒轻轻揭开,从里面拈出了一只毛笔。
那毛笔一看就绝非凡品,笔杆和普通毛笔一般粗细,却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制成,黝黑中隐隐透出光芒来。再沿着笔杆看下去,那笔套却是晶莹圆润的和田玉镂空磨尖做成的。徐渭的目光立即被吸引了过去,同时在心中暗自慨叹:只是把那无比坚硬的和田玉磨成一只圆锥体的笔套,整体还十分光滑,没有一丝瑕疵,就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工。笔墨不过之人日用之物,如此奢侈装饰,岂不有伤敬天惜物之道……
严世蕃托着笔身,捧到了徐渭的面前,说道:“此笔的笔杆是成祖爷派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带回的犀牛角做的,之后就没有再得到那么大的犀角了,这样的笔杆也就难得一见。徐年兄再看这笔毫——”
徐渭原本以为严世蕃接着要向自己展示笔套,却没有想到严世蕃非但只字不提,还拔开笔套,很随意地半放半扔搁在了桌上。徐渭情知严世蕃这样的相门子弟一定是觉得那样的玉制笔套虽然耗时费力,却也算不上什么稀罕之物,就顺着严世蕃的示意,看向了刚刚露出来的红里通亮的笔毫。
严世蕃说:“此笔最难得就是这笔毫。嘉靖十六年,云南的土司套了一只通体火红的狐狸,许多人都说,怕是一千年都难得遇到这么一只,就不敢自家留着,专程派人跋山涉水贡到宫里。御用工坊拿它的尾毛做了笔毫,总共只做了不到二十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