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丝笑意,不慌不忙地伸出一根手指头,斜着眼看着那个管事头儿,说道:“一百两银子。”
那个管事头儿象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似的,愕然抬起头来,问道:“要……要多少?”
“不多不少,一百两银子。”
那个管事头儿脸色蓦地变了:“你也太黑了吧!怎么要这许多?”
寻常一户五六口人的小户人家,一年的开销还不到十两银子;抛开朝廷这些年新设的养廉银不说,六部九卿、一省督抚大员每年的官俸也不过一百多两,听到那位儒生说一套书就要一百两银子,围观的众人都嗡嗡地议论了起来。不但是海瑞,就连高拱和张居正两人也来了兴趣,挤在人群之中仔细倾听下文。
“怎么是‘许多’?!”那位儒生顿时沉下脸来,大声嚷嚷着说:“你听着,本相公这套《韩昌黎集》不但是宋版,还是黄山谷(注: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后世称为黄山谷)批点过的!宋版!你懂不懂?韩昌黎、黄山谷是何人你晓得么?”
听说是宋版的《韩昌黎集》,高拱、张居正和海瑞三人都暗自心疼起来。不过,当那位儒生说这套书是黄山谷批点过的之后,张居正突然抬起头来,看了那人一眼,眼中已然没有了同情,相反更多了一丝痛恨、几许鄙夷。
那个管事头儿被那位儒生一连串的质问给震住了,而且他也确实不懂得什么宋版不宋版,不晓得韩昌黎、黄山谷是何人,嗫嚅着说:“那……那也不值一百两银子啊……”
“不值?”那位儒生得理不饶人地又大声嚷嚷了起来:“黄山谷批点过的《韩昌黎集》,不消说定是海内孤本,百金之价,只怕还是低的呢!再者,为了这套书,本相公足足在三山桥的书坊里候了三年,好不容易今天才买到手,还未及一看,就被你这**才弄到了臭水沟里。这等事,对我们读书人来说是何等的痛如锥心……”
接着,他又摆摆手,说:“算了。我们读书人的事情,即便说与你这大字识不到一箩筐的**才,谅你也不明白。这样好了,你若是认为本相公的书不值百金之价,也无妨。就请再寻一套同样的来赔与本相公。如若不然,今日休想离开!”
那个管事头儿倒吸了一口凉气,以自己几十年闯荡江湖的经验,他明白这回是碰上了“硬头船”,不是自己三言两语就可以摆平的,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到了那顶轿子跟前,将那位儒生的开价禀告了主人。
一百两银子的确不是个小数目,那位刚才口气很大的主人也勃然变色:“混账!几本破书就要一百两银子,他何不去拦路行抢?!不管他,走!”一边说着,一边把轿板跺得咚咚直响,催促轿夫起轿。
事情是那个管事头儿惹出来的,十分担心主人迁怒到自己的头上,巴不得主人有这句话,赶紧指挥着轿夫抬起轿子。那位儒生又要伸手阻拦,被那个管事头儿一把推开,再要扑上前去的时候,却见另外两个仆役打扮的人已经挽起了自己的衣袖,把钵盂大的拳头朝着他晃动着,也不敢再上前,大概是准备放弃索赔自认倒霉了。
就在这个时候,海瑞突然挺身而出,挡在了轿子跟前,冷喝一声:“站了!”
那位儒生原本已经陷入绝望境地,突然看见来了救兵,还是一位带着头巾、身穿儒服的士人,顿时喜出望外,一边拱手向海瑞作揖,一边用紧张、发抖的声音说:“这位兄台,他们……他们欺负我们读书人……”
都是孔孟圣贤门徒,天然有一种亲近感,高拱自然也对那位儒生的遭遇甚感同情,正要跟着海瑞挺身而出,指斥那位为富不仁、蛮横无理的家伙。张居正却拉住了他的袍袖,微微摇了摇头。高拱立刻明白过来,以自己的显宦身份,在大街上和人吵架有失朝廷体面,就站住了脚,等着看海瑞如何料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