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孩子天资聪慧,岂不是能在幼冲之年便简在帝心,日后无论恩荫还是应科举出仕,自然前程不可限量。因此,那些家中有年近六岁的儿子或孙子的朝臣们,无不挖空心思想占据这为数不多的名额。唯有内阁首辅严嵩,因为家中只有一个三代单传的孙子严邵宽,却已经二十大几,去年还蒙恩荫授予锦衣卫千户的武职,没有机会得遇这样的浩荡天恩,心中不免有些拈酸吃醋,遂上呈密揭,言说皇上开设上书房,以孔孟圣贤之道教诲龙子凤孙,日后皇子们晋封亲王、就藩之国,定能上顺天意,下察人心,恪守祖宗家法和朝廷礼法规制,成为大明王朝倚若泰山的定国支柱,大明江山社稷必定绵延千秋万代而生生不息。但是,他担心勋臣贵戚和文武百官的孩子入上书房读书,与皇子们朝夕相处,定会结下情非一般的同窗之谊,那些孩童自幼便蒙受浩荡天恩,日后也必能出将入相。而《皇明祖训》载有明文,藩王宗室不得私自结交外朝大臣,皇子们会否利用当年在上书房同窗关系干预朝政,恳请皇上三思。
严嵩家中的情况,朱厚熜十分清楚,接到他的密揭,立刻明白了他的初衷,不禁暗笑严嵩器小,身为内阁首辅,竟然做出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不过,他的本意是让自己的儿子们从小便接触普通人家的子弟,了解民间疾苦,不要因为生在皇家、长在大内,日后成为骄奢淫逸、好逸恶劳的国之蛀虫;并没有想着要藉此笼络朝臣,让那些官宦人家的孩童入上书房读书,索性就顺水推舟,接受了严嵩的建议,下旨更正前谕,将勋臣贵戚和文武百官的那二十个名额全部分给了贫寒之家的孩子和福利院的孤儿。
原本名额就极为稀少,如今干脆一个都没有了,满朝文武听闻此事,无不沮丧万分,纷纷打听是哪个王八蛋在皇上面前进了谗言,将这件圣恩浩荡的事情给搅黄了。严嵩上呈的是密揭,照例直送御前,不在通政使司登记入册,按说不会被别人知道。可是,天底下哪里有不透风的墙?不出数日,满朝文武就都知道坏事的奸佞小人是内阁首辅严嵩,至于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不过,严嵩的理由冠冕堂皇,且有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皇明祖训》做挡箭牌,旁人也不好上疏弹劾他妄言乱政之罪,却都在心里把他十八代祖宗都咒骂了个遍,尤其是那些家中有适龄孩童的勋臣显贵、文武大员,每每提及严嵩,无不咬牙切齿,其中还有不少严党中人,严嵩在朝野内外的威望和势力受到极大的损害。
时下正值秋收时节,身兼应天巡抚的严世蕃为了捞取政绩,又到治下各州县巡视,督促征缴当年秋赋去了。严嵩上呈这道密揭之时,没有和儿子周全商议,未免有些疏忽大意,没有想到竟会因此招来满朝文武暗生怨恨。落到眼下这个结果,真让他始料未及,但木已成舟,如今后悔也是无用,只得安慰自己:惟有孤臣方能侍奉当今皇上那样的雄猜多疑之主,任凭旁人说三道四,只要皇上明白自己一心为家国社稷做万世永固之谋的殷勤苦心,又何惧之有!
宫中设立皇家学堂,让皇子们入上书房读书的上谕传到北京,有人却不乐意了,从深宫大内寄来一封书信,同样对此事提出异议,却令朱厚熜读后不禁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