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巧舌如簧对儿子严世蕃见微知著、察言观色的本事,严嵩也暗自啧啧称奇;但是,严世蕃一再卖关子,让他又觉得不免失之浅薄,便沉下脸来,说道:“既然你不在御前办公厅当值,又非吏、礼、兵三部职官,封赏诸事便和你毫无关系,打问那么多做什么?先回我的话!”
严世蕃仍显摆似的又说了一句:“皇上天纵睿智、赏罚分明,当然不会让他高肃卿分去在前方浴血奋战的诸位大明将士的功劳。[3Z中文]如此也好,儿子便不担心皇上为保自己颜面,将他的弥天大罪轻轻放过了!”
见父亲脸色越发阴沉了下来,严世蕃这才收敛了得意的笑容,从袍袖之中掏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严嵩:“这里有一封信,爹爹看后便知。”
严嵩接了过来,原来是他们父子二人派到东海舰队去任职的罗龙文托人给严世蕃送回来的书信,信中禀报了徐海匪帮曾通过特赏镇抚司千户的徽州海商汪直,以重金贿赂朝廷当道大僚,谋求招安之事,并言辞确凿地指证,收受贿赂的人之中一定有高拱和戚继光!
一边看着罗龙文的密信,严嵩一边紧张地思考了起来:
若果真如罗龙文所言,徐海匪帮重金贿赂朝廷当道大僚;那么,倒真的可能是走的高拱那条线——汪直等一干昔日海匪与高拱的关系,人尽皆知;徐海派回国报讯的陈东,也是高拱领进大内面圣的。若说这两件事彼此之间毫无关联,也未免有些太过巧合了。而且,象招抚海匪这么大的事情,既关乎国之大政,又容易招致朝野士林的攻讦,一般的朝廷重臣根本不敢轻易上言,连如今朝廷第三大势力徐党的魁首、内阁学士徐阶也不会随意置喙。有发言权的,除了他严嵩这个首辅,大概也只有分管军务的次辅李春芳,以及李春芳背后站着的那位昔日首辅、今日资政夏言。自己和儿子至今未收过徐海或是汪直的一分半文,下面的那些门生故吏收了银子,也不会隐瞒自己;那么,罗龙文信中所言徐海船队每年高达上百万两银子的贿赂都送给了谁,便不言而喻了……
儿子当初看中主动投靠上门的罗龙文,原本就不是为了贪图他的那点“孝敬”,举荐他应试制科、为他代拟殿试策论,以及后来安插他到东海舰队任经历官,正是为了搜集戚继光有无勾结倭寇及克扣兵士粮饷之情事。如此处心积虑,用意并不在于戚继光那个悻进的赳赳武夫,而是直指同为天子近臣的高拱——正如自己和夏贵溪的关系一样,儿子和高拱也被朝野内外视为年轻一辈之中一时瑜亮的人物;日后也势必会跟自己和夏贵溪当年一样,围绕着内阁首辅那把椅子展开激烈的争夺。这是宿命的对决,亦是不死不休的激战。儿子如此急不可待,也是迫不得已:高拱的圣眷原本就无人能及,编练营团军、开办海市、筹建兴业银行,每件事情都秉承圣意,办的十分漂亮,既讨得了皇上的欢心,又赢得了朝野士林的赞誉。今次又出任天下瞩目的远征军监军,率大军讨伐夷狄、扬威域外,只要旗开得胜、凯歌而还,入阁拜相便是指日可待。相比之下,儿子虽说荣膺留都应天府巡抚,成为封疆大吏,比之高拱,已落后了许多。若不用一些非常手段,似乎已难与高拱较一日之短长……
不过,正因高拱圣眷正浓,如今又正率大军跨海远征、讨伐夷狄,举发他昔日受徐海匪帮重贿之罪的时机大概还不成熟——一来当今皇上虽说对官员贪墨、败坏政风一事深恶痛绝,却并非一味拘泥于此。为了将他严嵩推在前台抵挡来自朝野士林的刀枪剑戟以便于顺利推行新政,对严世蕃受贿一事多年以来一直视若不见便是明证。会否因为区区一个七品经历官捕风捉影的指控,便对自己多年悉心栽培的心腹近臣高拱弃若敝履、痛下杀手,还在两可之间。其二,跨海远征是为国朝立国成军两百年来头一遭,胜败已不仅仅是关系到数万大军生死存亡,而是关系到天朝威仪,甚至攸关大明社稷安危。高拱身为监军、戚继光身为主将,又都统兵在外,这个时候追究他们昔日受贿情事,即便是雄猜多疑、乾纲独断的皇上,也难免要仔细斟酌其中利弊得失……
见父亲一直沉默不语,严世蕃按耐不住心中的得意,笑道:“这个罗龙文还是能干啊!当初派他到东海舰队,原说只是查查戚继光有无勾结倭寇及克扣军饷的情事。没想到,他竟查到了戚继光还有高拱私相交通海匪、收受重贿的罪状!真不枉我们严家赏他一个制科进士的功名!”
接着,他又咬牙切齿地说:“高拱一向自诩清廉,每每在旁人面前攻讦爹爹和我‘官以贿受、政以赂成’,甚或当面对我也时常冷嘲热讽,极尽诬蔑之能事。殊不知,他自家竟是如此贪得无厌,三年期间,受徐海重贿竟高达数百万两之巨!我大明立国两百年来,无出其右者,真真令人闻之不胜骇然之至!”
听他言语之中,把“数百万两之巨”几个字咬得那样真,简直是字字泣血、锥心之痛,真让人摸不清楚,他到底是愤慨于高拱受贿数额如此庞大,还是愤慨于数额如此庞大的贿赂,竟被高拱得了去。
严嵩回过神来,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当然是要找我们的人上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