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为桑国策之初便颁下圣谕,所改桑田一律按农田起课征税,这是头一年;亦是织造局与丝商合办丝绸作坊头一回收购生丝。万民颂圣之声犹在,若是以收丝凭据冲抵赋税,难免令诸多桑农疑心朝廷要对桑田课以重赋,岂不有损朝廷威信,更玷污皇上千秋圣名?再者说来,桑农种桑养蚕缫丝,并不种粮,还要籴粮来吃,卖了生丝却拿不到现银,又该拿什么去籴粮来养活一家老小?”
见王顺被自己驳得哑口无言,孙嘉新接着说道:“如此说来,织造局与布政使司衙门商议的办法于理不当于事不合,不能听从。”
王顺之所以纠缠于是否用现银收购生丝,是因为他知道,无论是织造局,还是省里藩库,并不是没有现银,不过,那些现银被省里布政使司衙门拿去放贷收息了——近年来,朝廷大力推行重商恤商各项政策,工商诸业日渐繁盛,并出现了以户部和各省藩库为商号办理飞钱汇兑的信用业务。素为国朝富庶之地的浙江得风气之先,缙绅士民投身商贾之道者甚多,由此便在飞钱汇兑的基础上滋生了布政使司衙门向商户放贷收息、用于贴补衙门开销和官员津贴的现象,比朝廷从扬州盐商那里募集股本开办兴业银行发展民间借贷还要早上两年。在信奉“君子重义、小人好利”的明朝,这一创新之举毫无疑问地在朝野内外招致了颇多非议,“与民争利、玷污官箴”之讥评一时甚嚣尘上。但是,早在隋朝,就有官府放贷取利的先例,称为“公廨钱”;唐宋两朝也都曾大力推行,成为一种经常性的制度和朝廷收入的一大来源,用于应付各种开支,甚至包括官员的俸禄。倒是一个扩大国家信用的可行办法。信奉“实用主义”的朱厚熜也就把那些弹劾浙江布政使司衙门的奏疏都给“淹”了,等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默许了他们的作法,只是密下圣谕,严格限定取息不得超过两分、不得计收复利等规定。而孙嘉新坚持要织造局以现银收购生丝,织造局就要把存放在浙江藩库里的银子拿出来,无疑是损害了省里诸多上司衙门大小官员的既得利益,更损了织造局的颜面。得罪了宫里的人,又没有上司衙门保他,孙嘉新的下场便是可想而知,而一贯老实听话、深得上司衙门欢心的自己接任诸暨正堂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此刻,见孙嘉新中了圈套,王顺心中暗自得意,却装出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说道:“堂尊,卑职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孙嘉新硬邦邦地说:“讲!”
“用收丝银冲抵赋税之举,省里都认可了,我们县里却不认可,对省里对织造局都交代不过去啊……”
孙嘉新心里当然再清楚不过,王顺是在给自己设套,把自己对抗省里上司衙门的罪名坐实,好在省里那些大员们的面前做自己的文章,可他一是心忧百姓死活,二来也是因为皇上在座旁听,有持无恐;便不由分说地打断了王顺的话:“什么认可,什么交代!诸暨处于江南富庶之地,土地肥沃,且有新安江渔鱼之利,百姓却一贫如洗,缴赋纳税之后几无隔夜之粮。而桑农拿着收丝凭据换不来粮米,就要饿死。别说诸暨有上万桑农,便是只饿死了一人,我孙嘉新的一颗人头,大概就交代不过去吧!”
王顺见孙嘉新果然中了自己的圈套,心中十分得意,却装作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拒不执行布政使司衙门的指示,这个罪我们可担不起啊……”
孙嘉新冷笑道:“诸暨有本县这个正印官在,还轮不到你担罪。你如今要做的,便是再去找那位织造局来的人,告诉他,至多半数丝价可用当年赋税冲抵,其余半数定要折付现银。他们要在诸暨收购一万担生丝,以每担十两的市价而论,三日之内便要调来五万两银子。否则,诸暨万难协助他们收购百姓生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