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江南并无生变之虞,东南亚紧张局势也容不得他再优哉游哉地霸占运河航道,耽误兵工总署和军需供应总署紧急调运军需粮秣,朱厚熜便吩咐龙舟船队加快航行,于七月十七日抵达江北的浦口。目前南京zf这边品秩最高的官员、南京户部尚书兼应天巡抚刘清渠率南京各大衙门文武官员前往浦口恭迎圣驾,并护送龙舟船队抵达燕子矶码头靠岸驻泊。
见到前来陛见的刘清渠,朱厚熜便想起了松江赈粮不济之事,不免有些恼怒。但是,最终刘清渠还是把救命粮亲自押送到了松江,其后筹粮转运再没有耽误,也算是将功补过了;加之日后如若朝廷要用兵东南亚,筹措粮饷、转运军需更少不了要依靠他这位南京户部尚书、也是南京zf唯一一位六部九卿居中调度、协调江南数省,就把松江之事撂开了手,反而夸奖了他几句,不外乎是协助夏言统筹赈灾诸事,劳苦功高。
尽管夏言一再保证赵鼎并非那种借机生事的小人,劝慰他不必多虑,刘清渠仍为当初威胁要断绝松江赈粮一事而忐忑不安,今日率领文武百官前来浦口迎驾,心中还是着实捏着一把汗。直至听到皇上这么温言抚慰之后,他心中悬着的那块巨石才哄然落地,半是感动,半是羞愧,便俯身在地,嗫嚅着说:“罪臣辱蒙圣恩,许以封疆之任,治下发生这么大的水患,更有不少豪强富户趁灾压低田价,虐民自肥,皆是罪臣平日颟顸失措、治政不力之过。愧对君父圣心厚望,其罪之大,实不可以昏聩名之……”
一场抗日战争才打了八年,而朱厚熜穿越回来已经近八年了,其间经历了无数朝政风波甚至家国剧变,封建官员们说的这种请罪的套话,他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当即不耐烦地打断了刘清渠的话:“好了好了!我大明广袤万里,两京一十三省水旱灾情,无时不有。正所谓天意不可测,这些天灾非人力可以抗拒,朕非昏聩之君,自然知道惟有敬天祈福,求得上天垂怜眷顾,降我大明普天之下以甘霖雨露,又怎能责之于人间守牧?不过,丰年储粮备荒,荒年开仓发赈,这是各地督抚、府尹、县令的责任,若是办得不好,不能合理统筹调度,以致治下赈粮不济,饿死了百姓,那可就休怪朕不留情面,以国法治罪了!”
刘清渠方才以为皇上并不知晓松江赈粮曾经断了几天之事,此刻才明白,原来皇上什么都知道,只不过是因为赵鼎毁家纾难,借来粮食用以发赈,松江府没有饿死百姓,皇上便不想深究而已。他的心中不禁对赵鼎涌出无限的感激之情,同时,越发地感动和羞愧,死死地俯在地上,喉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既然决定撂开手,朱厚熜索性就把好人做到底,主动伸手将刘清渠搀扶了起来,温言抚慰道:“刘中丞不必如此,应天为天下第一大府,本就事体繁杂,你还兼着南京户部尚书,实在是辛苦了,就算是有什么小差错,能包容的,朕也会包容的。”
说完之后,他话锋一转:“朕问你一件事,记得当年修建太祖孝陵之时,曾植下了十万棵松柏。迄今近两百年了,不知管理是否得法,那十万棵松柏存活下来的有多少?”
刘清渠吓得身子一软,几乎要瘫在地上:砍伐陵墓所植松柏,无异于挖了别人祖坟一般,别说是太祖高皇帝的陵寝,寻常百姓之家也断然难以容忍!而且,孝陵属于庄严神圣的皇家禁地,不但内廷派有守陵太监、礼部派有祠祭清吏司官员长期驻守;为了确保太祖陵寝的绝对安宁,防止外来的纷扰破坏,陵园的周边还长期驻扎着重兵把守,等闲之人连靠近都不敢,又有谁敢去盗伐松柏?即便是因为天灾虫害,有那么一两棵死掉,守陵的内臣外官也得赶紧悄悄的从别处找到粗细差不多的树木,移植过来应付上司衙门的盘查,否则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这些情况,皇上应该不会不知道,为何却旁的什么也不问,单单问到孝陵松柏,到底是何用意?难道说,以失职误民之罪将我褫夺官职罢黜为民,皇上还觉得不解恨,非要以“大不敬”的罪名将我诛族灭门吗?
随侍左右的夏言对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君父垂询顾问,人臣不能不答,忙喝道:“刘清渠,管理太祖陵寝虽非你的职责所在,但你身为应天巡抚,对此情状应该略知一二。既然皇上问到你,还不速速回奏!”
经过夏言的提醒,刘清渠这才回过神来:夏阁老说的不错,管理孝陵有内臣外官,即便十万松柏被盗伐一空,又干我应天巡抚鸟事!当即稳定了心神,答道:“回皇上,太祖陵寝由内廷及礼部派员驻守,照料松柏是其一大职责。至于具体存活下来多少,微臣委实并不知道。不过,今年新正,微臣率应天府职官司员前去拜谒之时,但见古柏参天,长松合抱,郁郁苍苍……”
朱厚熜只听得“合抱”二字便已足够,当即笑道:“朕就知道,我大明太祖高皇帝圣德巍巍,泽被后世,即便是当年的那些乱臣贼子,也不敢动孝陵一草一木。两百年下来,那些松柏自然都有合抱粗了!好,好,好!”
夏言和刘清渠两人都松了口气:原来皇上是在担忧那些谋逆倡乱的藩王宗亲、勋臣显贵们惊动了太祖陵寝啊!谁说皇上刻薄天亲,但凭这一份对太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