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下功败垂成……”
俞大猷哑然失笑:“顺义王此言差矣。正所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运数,我大明享国两百年,历代先帝恩泽自在人心,更有皇上这样的千古圣君明见万里,知人善任,即便没有俞某这等因人成事的庸劣之才,亦有无数仁人志士舍身许国,效死社稷。譬如我那副手戚继光戚将军,年方十六便已立下廓清海疆、匡扶社稷之志,皇上不以其年轻资浅,许其以弱冠之身与俞某同掌营团军,如今他更已升任我大明海军东海舰队提督,正带着我大明锐健纵横四海,驱除倭寇。”
俞大猷看着俺答,语气坚定地说:“天降圣主明君于我大明,皇上宵衣旰食,文臣武将各守本分,全国军民万众一心,我大明国运其昌,可与天地比肩;国柞绵长,可与日月同寿!”
俺答将宝剑双手奉还给俞大猷,说:“胜而不骄,居功不傲,俞将军真有古大将之风。”
俞大猷微微一笑:“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幸遇知己之君,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亲,纵有犬马微劳,何足挂齿,更当不得顺义王如此盛赞。”
又沉默了许久,俺答突然长叹一声:“唉,俞将军,若不是怕九泉之下的孛罗伤心,我真想与你结为安答啊!”
说完之后,他又向俞大猷举起银杯:“哦,我也喝醉了,竟不知道自己都在说些什么,还请俞将军原谅。将军英雄盖世,我部将士都十分景仰,就请再喝了这一杯,随我同去接受我部将士的敬意吧!”
“俞某何德何能,安敢接受贵部将士的敬意……”俞大猷端起自己的杯子在俺答酒杯上轻轻一碰:“实不相瞒,俞某从军近二十年,身经大小七十余战,贵部将士战力之强,为生平之仅见,也正想向贵部的诸位英雄致敬。”
坐在俞大猷的身边,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的前营团军中军统领、现任第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曾望忍不住叫了一声:“军门……”
“好生坐着喝你的酒!”俞大猷呵斥他说:“鞑靼军人只有战场上的明刀明枪,没有筵席中射向朋友的暗箭!”
“说的好!”一直关注着他们对话交锋的朱厚熜抚掌大笑:“惟英雄能识英雄!俞将军是我大明不世出的大将之才;顺义王也可称得上是蒙古一代枭雄,两位英雄今日草原相会,把酒言欢,载诸史册,不知要引得后世多少英雄豪杰为之心动神驰,乃至羡杀妒杀!朕手无缚鸡之力,当不了英雄,只好恬颜附人骥尾,与你们同去向两军将士致敬,希冀也能在青史之中留下朕的名字。”
“皇上!”在场的明朝文武官员都同声大叫起来。
同席宴饮,俺答部几乎所有的王公贵族、军中大将都在场,别看他们个个都是弓马娴熟的草原英雄、蒙古好汉,可在马下步战,较量拳脚功夫,就凭皇上带来的那几个锦衣卫的太保爷,也能在瞬息之间将其中的要害人物全部拿下。即便有人想不利于明朝君臣,都有投鼠忌器之虞。可是,皇上却要与俺答和俞大猷一同出去,向两军将士致敬,若是有任何一位鞑靼兵士有所异动,圣驾的安危就堪忧了!
朱厚熜毫不理会众人的惊呼,站了起来,一手拉着俺答,一手拉着了俞大猷:“不要理会他们,走走走,如此盛大的场面,可是不多见啊!”
俞大猷却执拗着不肯动步:“请皇上恕微臣直言,方才顺义王邀请微臣同去向鞑靼将士致敬,是因我等皆是军人,自有军中的礼数。皇上身为天子,不宜屈尊降贵,亦不免有喧宾夺主之嫌。”
朱厚熜笑道:“哈哈哈,你俞大猷既然知道自己是军人,就不要舍长就短,还跟朕玩这种言辞游戏。论口舌之利,你可比不上我大明的那些言官御史!朕也不跟你废话,你倒是走还是不走?你不走,朕就跟着顺义王独自去了,日后青史留名,朕也一人独享。”
这个当儿还在想着什么青史留名!俞大猷快要发疯了,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朱厚熜又是一声长笑,松开了俞大猷的手,拉着俺答就朝外走。刚才一连喝了三大杯浓烈醇厚的马nǎi子酒,此刻酒意上头,他不但满面红光,脚下都有些漂浮了。
俞大猷跺一跺脚,伸手按着了腰间的剑柄,疾步跟了上去。
眼见皇上就要出了帷幔,这个时候,张居正突然叫了一声:“皇上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