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同时,朱厚熜也不敢菲薄前人。比如说,明军仿制的佛郎机火炮,从千余斤的多用途重型火炮“无敌大将军”到百余斤的“大佛郎机”,再到几十斤重、可驮在马上点火放射的“小佛郎机”,乃至士卒手中只有几斤重、配九个子铳的“万胜佛郎机铳”,各种规格齐全,既可用于要塞守备,又可用于野战御敌,还能装载在战舰之上用于水战。这种设计思想也被他完全继承了过来,责令兵工总署根据火炮的用途不同和射程远近,统一了炮制,形成了各种口径、各种规格齐全的一个火炮系列,特别是“万胜佛郎机铳”,几乎原封不动地被他照搬照抄,禁军精锐骑兵配备了这种火器,冲锋的时候轮番齐射,简直就是战场上的轻装甲师,威力绝对不同凡响。
此外,由于有了威力巨大的新式炸药和安全的雷管,使大量开采矿石成为可能,黏土和石灰石的混合物——简易混凝土自然也就应运而生。虽说这种水泥的标号不高,总也聊胜于无:修筑河堤可能会搞成豆腐渣工程,但在没有重型车辆的明朝,修个路大概问题不大。于是,朱厚熜一边责令兵工总署抓紧试验各种配方,进一步提高炸药效能;一边派出兵工总署军器局的试验员和禁军神机营的爆破手分赴工部下属的各处矿山,使用炸药帮助开矿,大量生产水泥用于筑路,无论工程进度还是工程质量都提高了很多,赢得了工部官员的一片赞扬之声,成为军工转民用的一个典范。
跟他以前推行所有的改革举措一样,由于受到时代局限和固有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一个新生事物从无到有,到最后被大家所接受,往往都要经过很漫长甚至很痛苦的一段历程。比如说兵工总署研制出了混凝土之后,被广泛应用到交通建设上,京师也试着铺了一条水泥路。这么好的一件事情却引起了好多清流官员和士子的非议——就因为水泥路面比以前的黄土路面硬,什么硌脚、费鞋、伤马蹄等等这样那样的奇谈怪论就都出来了,气得朱厚熜差点下令把路面拆了,爱走黄泥路让他们走去。后来他想了一个损招,挑了一个下大雨的天,让工部官员带着意见最大的那几十个士林清流走了两段路,一段水泥路,一段黄土路,走完以后让他们看自己踩得满脚是泥的官靴,那些人这才不再大放厥词了。
说真的,水泥路那么多的好处,却只能挑这最不起眼的一点来说服别人,连朱厚熜自己都不好意思。
在单兵枪械方面,有明朝综合国力做后盾,并且初步建成了比较现代化的军工体系,朱厚熜已经看不上明军原来的三眼火铳那样的单兵火器,开始设想着制造半自动步枪。跟炮弹的原理一样,把火帽、火药和弹头装在一起就成了子弹,为后装填步枪的制造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嘉靖二十六年六月,根据皇上赐下的图谱,第一支后装填的步枪已经在兵工总署军器局的实验车间里悄然问世,正在做进一步的测试和论证。
设计这支步枪,朱厚熜借鉴或直接说是剽窃了“汉阳造”的设计思想,只是把三八大盖那一尺多长的刺刀加装在了枪身上,增强了单兵的肉搏能力。虽说碍于水平,他也只能操练出这种最简单的枪型,连又笨又重的“三八大盖”都不如,但它毕竟利用了枪械几百年发展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引进了后世来复枪的膛线原理,在枪膛之中刻上了膛线,使发射出去的子弹能以旋转方式向前运动,弹道比较稳定,射程远,命中率也高,比明军目前的制式装备火枪先进了一大截。朱厚熜看过之后十分满意,密令兵工总署抓紧试验,一俟定型之后立刻量产,并取自己的年号,提前将其定名为“27式半自动”,以此激励并督促兵工总署年内就拿出成品装备部队。
但是,奉旨前来回话的兵工总署署长王瞻却很为难地回奏皇上,他们恐怕要有负圣心厚望了。
朱厚熜的眼睛立刻就瞪了起来。
幸好王瞻早料到皇上会有这样的反应,带了朱厚熜最欣赏的技术人才、兵工总署技术总监兼军器局郎中胡渭奇一同见驾。一见皇上要发作,他忙说:“皇上恕罪,微臣笨嘴笨舌,一时也说不清楚,更恐玷污圣听。请皇上恩准由我衙门技术总监胡大人明白回奏。”
胡渭奇到底是个技术人员,也不顾皇上的脸色有多难看,一五一十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