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欲扬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卷 大治  第26-30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六章顺水推舟

    皇上的一席话,令张居正感动莫名,死死地趴俯在地上,哽咽着说:“微臣有负圣人教诲,更有辱圣心厚望……”

    朱厚熜说:“起来吧,朕一再说过,御前奏事,不要动不动就跪,对朕忠不忠,不在这上头!”

    等张居正遵旨起身之后,朱厚熜又说:“可是,就是这两锭金子,让朕看到了一个讯号,一个危险的讯号,那便是朕这样对你,到底是成全了你,还是会毁了你,毁了一个我大明朝日后的宰辅之才,毁了一个千古宰相之杰!”

    张居正闻言如被雷击,习惯性地膝盖一软又要跪下,随即想起皇上刚才的圣谕,又把腿抻直了,却把腰深深地弯了下去:“微臣……微臣当不得皇上如此赞誉……”

    “不错,你如今是当不得,照朕这么个培养法,大概你以后也当不得,即便不被朕宠坏,也要被那些朝臣官僚们捧杀。”朱厚熜说:“杀人有两种法子,一是棒杀,一是捧杀。比之棒杀,捧杀更是可恶,杀人于无形之中、谈笑之间。古往今来,为何并未出过许多状元宰相?便是因为他们甫登官场,就处于万众瞩目的焦点,一举一动皆被人所关注,动辄得咎倒在其次,终日受人奉承,不免飘飘然不知所以,以致不能静心修身储才、磨砺心志,终不能成为国家社稷有用之才!”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来,看看正若有所思的张居正,又接着说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令你回翰林院为庶吉士和仍将你留在朕的身边,差别并不大。更何况,严嵩将此事密奏给朕,不外乎有三个用意:一是显示他对朕忠心耿耿,不敢有丝毫欺瞒朕的勾当。二来也是试探朕对何、初二人应试制科一事的态度,毕竟两人不能见容于朝野清流,他出面举荐也是担了干系的,朕若是不同意,他也就能给你交代的过去,不算食言而肥;朕若不置可否,他面对朝野上下非议之声也就有了底气。还有其三,便是试探你张居正在朕心目中的分量,朕若将他的密疏置若罔闻,或是准了他的奏,其实便是替你打了马虎眼,他就能知道朕有多看重你。你将会成为他着意拉拢的对象。你已拜在徐阁老门下,定然不会改换门庭,那么,他便会想着法子、施出各种手段来收拾你,你就成了党争之人。虽说有朕护着你,徐阁老也不会袖手旁观,可你处于这样的风暴漩涡之中,想必终日提心吊胆,难以自安,又怎能钻研朝章国典,储才养望,日后为朝廷所大用?”

    张居正明白了皇上的深远用意,情不自禁地跪了下来:“恳请皇上将微臣外放州县,若三年之内不能大治,恳请皇上治臣无才误国之罪!”

    朱厚熜看着一脸慷慨之色的张居正,缓缓地问道:“你真这么想?”

    “微臣万死不敢欺君!”

    朱厚熜突然问道:“太岳,你在朕的跟前行走,时常能见到严阁老,还曾到他的府上拜谒过他,朕问你,你觉得严阁老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正在说着如何处置自己的事,突然话锋一转说到了内阁首辅严嵩,张居正不由得一愣,这可不是他这个小小的庶吉士当说的啊!慌忙跪了下来:“回皇上,微臣不敢随意臧否柄国大臣,请皇上恕罪。”

    “你我君臣私下里扯几句闲篇,不必这么紧张。”朱厚熜微微一笑:“朕不过是念你即将远赴江南,许久不能见到你,便动了好奇之心,想听听你的看法。出得你口,入得朕耳,难道你还怕说的不对,传到严嵩耳朵里去吗?”

    皇上如此推心置腹,令张居正十分感动,想了想,才缓缓地说:“以微臣愚见,严阁老若无其子严世蕃,则必可成一代名相。”

    “哦,这话怎么说?”

    张居正略微停顿了一下,整理了思路,斟酌了言辞,才应道:“严阁老机敏通达,勤于政事,皇上用之为首揆,委之以社稷之托,已是明证,勿需微臣多言冗陈。然严阁老生性不喜奢华淫逸,所居之处惟一桌一榻、数架图书而已;严世蕃却居室华美,殊丽异色环侍左右,更蓄养了一帮骄奴恶仆,严阁老身为父亲,既不能诫之,亦不能止之,足见溺爱其子过甚。居家小节尚且如此,推及国事又将如何?微臣不敢妄加猜度,但不无忧虑……”

    朱厚熜深深地看着张居正,叹道:“知人识势者,无过张太岳也!最难能可贵的是,你看了他的揭贴之后,竟还能这样秉公持正,足见你确是一个正人君子、刚介直臣,朕不胜欣慰之至啊!”

    张居正低头说道:“微臣不过直抒胸臆,管窥之见,当不得皇上如此赞誉……”

    朱厚熜没有理会他这样的谦虚的套话,径直又问道:“可父子情深,朕又不能命他将儿子逐出家门,又如之奈何?”

    “此事本非微臣所能置喙,但皇上既有所问,微臣也不敢不答。”张居正说:“微臣以为,或可将严世蕃置于外省,当可有所遏制。”

    “呵呵,朕就猜到你定会这么说。可你想过没有,天下人都知道他有个当首辅的爹,在京城之中,朕的眼皮底下,还要千方百计去走他的门路撞首辅的木钟,放之外省,岂不变本加厉?书信往来,照样关说人情,哪有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